專利應用
專利大戰突顯智權價值 亞洲搶設IP管理公司

作者╱北美智權 法規研究組

2011.09.29

IP業界常強調智權價值的重要,但一般大眾往往無法理解智權的價值何在,可是價值若能轉化為價格,狀況就有了變化。近期一連串高額、高能見度的專利轉手交易,尤其Google花125億美元買下Motorola Mobility,取得該公司逾17,000件專利的所有權,讓與該些專利相關的上下游產業的企業股價飆漲與媒體連日大篇幅報導,很多平日甚少關心智權事務的企業高階經理人,也開始回頭到自家專利庫翻找,期待能從中挖出黃金來套現。

其實,如何將無形的創新價值轉換為有形的商業化資產,長久以來,一直是智權制度重要的討論課題,著手實踐者,也不限於民間企業,歷史悠久的英國技術集團(British Technology Group;BTG)與近期開始迎頭趕上的亞洲各國,都是例證。

官方背景的智權投資管理公司

1949年工黨執政期間,英國政府成立國家研究發展公司(National Research Development Corporation;NRDC),以利用專利申請等方式,讓二戰期間國防研究單位的戰時發明發揮最大經濟效益。1975年英國政府又成立國家企業委員會(National Enterprise Board;NEB),擴大公部門的產業投資。保守黨政府上台後,NEB、NRDC權責弱化,並於1981年合併改組為英國技術集團BTG。

BTG是一家專攻技術移轉業務的公營企業,依法需保護英國公部門資助實體的智權成果,並協助其商品化變現。八○年代英國政府大量出脫公有事業持股,BTG亦轉變為民營企業,1995年在倫敦證交所掛牌上市,目前營收主要來自實際產品銷售及權利金收入,主攻項目則由草創之初的軍需發明,再跨入醫療領域。

亞洲國家近年也陸續出現類似規畫,而且根據媒體報導,此一趨勢似乎與2007年Intellectual Ventures(高智;IV)(請參考《北美智權報》第19期〈改變的先驅:IV、AST與RPX〉)觸角伸入亞洲有關。相對於其他已開發國家,亞洲國家即使有零星的技術轉移平台、媒合機制,多半也只建構出非常初階的發展雛型,在IV眼中,亞洲沒有既成的遊戲規則,少了這層束縛,發展潛力可期。2009年IV宣布進一步拓展亞洲業務,大舉購買日本、韓國專利,自此之後,日韓等國的官方布局動作明顯轉趨積極。

例如,高端醫療技術一直是日本強項,但直到去年8、9月間,日本才首度出現生命科學類智權基金Life-Scienc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latform Fund(LSIP),打算在3年內蒐購大學及其他研究機構未實施的胚胎幹細胞、癌症、阿茲海默症、生物標記類專利,從事進一步研究、重新整合包裝,提升專利價值後,再授權日本國內外企業開發新藥療法。而以上業務都需要銀彈支援,目前已知其金主除了武田製藥等知名企業之外,Innovation Network Corporation of Japan(產業革新機構;INCJ)最多亦將投入10億日圓。

INCJ成立於2009年7月,官方網站上的資料顯示,INCJ預備營運15年,資本額920.1億日圓(日本政府出資820億日圓,另有19家民間企業、金融機構及個人投資人共同出資100.1億圓),日本政府並承諾提供8,000億日圓投資擔保,換言之,換算其投資規模最多約可達到百億美元水準。

韓國政府則是在2009年先宣布要仿傚IV模式成立智權管理實體,2010年分別成立IP Cube Partners及Intellectual Discovery兩家公司:大學院校,例如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高麗大學、延世大學等,其發明構思可經由前者協助取得專利、予以商品化;後者則計畫蒐購優質專利,開展售權業務、協助出資人對付外國Patent Troll。

其中Intellectual Discovery預定在2015年結束前募集5,000億韓元資金(政府及民間各出資2,000、3,000億韓元),規模雖大,但據媒體報導,集資過程不算順遂。儘管如此,Intellectual Discovery已鎖定10大領域,自今年8月起投入初步募到的500億韓元(政府預算支援333億韓元,餘為該公司自行籌募)購買所需專利,踏出建構優質專利池的第一步。

此外,台灣工研院亦有成立智財銀行(IP Bank)的打算,根據報導,台灣IP Bank初步將鎖定智慧手持裝置、LED等產業成立反訴型基金,未來將再推出信託型及布局型基金,其中反訴型及布局型基金規模初步設定為新台幣3~5億元。而目前以專利拍賣業務為主的中國技術交易所(CTEX;中技所),除可媒介中國企業購買HP等外國企業專利,據傳也有意推出IV模式基金,由中方投資人認購出資,購買中外研究及學術單位的IP權利。

機會與挑戰

前述已成立的智權管理公司幾乎全都指明要買大學院校的發明,主要是因為學術機構雖然有質與量皆可觀的研發成果,但應用比率偏低,根據《朝日新聞》先前報導,日本各大學大概只有20%的專利投入使用。其實很多學校及研究單位,甚至是民間企業,都設有技術授權或移轉單位,但都無法跨越組織壁壘,只能賣自家智權產品,缺乏整合,而且學術單位通常只針對研究內容申請專利,週邊相關技術未一併取得充分保護,種種因素致使其賣相欠佳,加上不熟悉專利買賣授權運作,智權價值未能進一步提升。

然而,循IV模式操作,也會遭遇許多學習挑戰。去年年中德州大學投資管理公司(UTIMCO)揭露基金投資部位,所投資的IV兩檔基金內部報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分別為負73.27%及負10.21%,引發IV投資失利的聯想。事實上,為布建專利庫,初期經常性現金流(current cash flow)由正轉負是意料中事,出資者本就該有心理準備,只要選對專利庫組成內容,中長期自然獲利可期。只不過,要組建對的專利庫,基金管理公司不僅得有堅強的財力後盾,更需要卓越的篩選功力,對起步中的亞洲國家來說,披沙揀金(當然,先決要件是選定的沙堆確實有黃金)實是一大難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Intellectual Discovery並未透露鎖定的10大領域是指哪些範疇,理由是為避免炒高專利價格。炒高專利價格?或許有人質疑Intellectual Discovery杞人憂天,但由近期發展趨勢觀察,這類憂慮是有些道理。

今年夏天這波專利交易熱潮,姑且從6月30日說起。這天Apple、Microsoft等公司聯合以45億美元,即原始開價的5倍價錢,標走Nortel 6,000多件專利及申請案相關權益。鎩羽而歸的Google隨即轉向IBM洽購逾千件專利,充實戰備。7月Motorola Mobility最大個人股東Carl Icahn聲稱該公司專利庫遠比Nortel更為龐大、更具價值,放出待價而沽的消息不多久,Google就宣布天價入主消息。

坐擁上千件手機技術專利的InterDigital,因傳言是Google、Apple、三星鎖定的收購目標,身價水漲船高。而專攻網路安全技術的VirnetX,儘管據報導只有30件專利,也成為這波新聞的受益者,市值翻漲數倍。需錢孔急的Kodak近年表現欠佳,亦開始寄希望於自家數位影像等技術專利,釋出求售訊息。

往好處想,智權價值終於受到應有的重視。富企業現金滿手,為特定需求追逐有限籌碼,不僅墊高相關領域專利售價,也拉高了市場對智權價值的期待。可是這對智權市場的健康發展究竟是福是禍,殊難以逆料。英國《金融時報》已出現「2011年專利大泡沬」(the Great Patent Bubble of 2011)的說法,希望不會不幸言中。

 


Previous Page
Application_index
Issue 50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