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應用
追求頂尖不如追求特色
前進百大不如走入社會

作者/北美智權 李淑蓮

2011.10.17

公立大學要拿出學術研究成績才能取得比較多的政府經費補助,而學術成績主要是看論文的數量,這是目前控制公立大學研發方向最重要的遊戲規則。訂這些遊戲規則的人都是院士,院士重視的就是論文。論文至上的評鑑標準讓台灣的公立大學淪為論文生產工廠,而優秀的研究生則成為教授的論文代工機器。

這種大量製造學術論文和文憑的高等教育學府,對台灣社會未來的發展到底有什麼好處?教授們汲汲於自己熟悉的學術領域,製造足夠數量的論文來滿足升等要求,研究生們只要幫教授寫完一定數量可登錄在國內外學術雜誌的論文,就可以拿到一張高等學府的畢業證書。一代又一代的研究生從台灣的高等學府畢業,教授和學生們都滿意的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這些滿坑滿谷的論文,對解決當今台灣社會所面對的種種問題有多少貢獻?

一批又一批從高等學府畢業的研究生,有多少可以把寫論文時所研發的新知識或新技術,帶入產業界來提昇產業水準?高等學府的學術研究不能和產業界的研發需求相結合,這些善於製造論文的高等學府,就是我們下一代領袖的搖籃嗎?

前不久,教育部在4月份公佈了5年500億元(新台幣,下同)「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的第二期名單,在第二期計劃中獲得補助的大學及金額分別為台灣大學(31億)、成功大學(16億)、清華大學(12億)、交通大學(10億)、中央大學(7億)、陽明大學(5億)、中山大學(4億)、中興大學(3億)、長庚大學(2億)、台灣科技大學(2億)、政治大學(2億)、及台灣師範大學(2億)。由於單台灣大學一所學校就囊括了近三分之一的經費,所以引起不少質疑,認為5年500億計劃的資源只集中在少數學校及少數科系上,為了去拚全球百大甚至是前50大的大學排名究竟值不值得?對於提升台灣的產業發展及市場競爭力究竟有沒有實際的助益?

打破大學排名的迷思

就在5年500億計劃的第二期預算出來才幾個月,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公司」的2011世界大學排行榜也於9月初出爐,台大從去年的94名躍升至87名,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就表示:「台大從中也可以看出政府投入的資源有成效,5年500億計畫是有影響的。」

很諷刺的是,被教育部視為「頂尖大學」追逐目標的大學排名,卻遭很多學者專家的質疑。像英國劍橋大學控制工程博士暨清華大學動力控制工程博士,現任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教授彭明輝早在5月的時候就在媒體上發表文章,指出《全球大學排名 騙倒一堆校長》,文中重點質疑:「這份排名可信嗎?有參考價值嗎?以該公司2010的全球大學排名為例,劍橋排名居世界之首,我這個校友和許多美國學者都絕不敢苟同;而倫敦大學的一個學院UCL竟然可以排在第4名,高過牛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柏克萊、史丹福與蘇黎世理工學院,這絕對是世界級的大笑話。」此外,他認為「英國泰晤士報系的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的全球大學排名也是笑話百出,但是教育部卻把Times的排名當政策指標,台灣大學和清華大學也在校門口高掛「前進百大」的標語。這不只是笑話,而是台灣人的悲哀!」

除了以上兩個世界大學排行榜之外,上海交通大學於8月中旬也公布了2011年的世界大學排行榜(ARWU 2011)。因為筆者長期接受香港教育,對當地的教育環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果仿效彭明輝的觀點去檢視這一份排名,也會覺得是笑話一樁。因為在ARWU 2011排名中,香港大學排名為242,不只在亞洲大學排名中相當落後,甚至比香港中文大學(排名169)、香港理工大學(排名237)及香港科技大學(排名238)都要落後許多,相信也很難讓大部分的香港民眾信服。

當快速瀏覽過以上所述的3份全球大學排名報告後,很多人也許會開始質疑大學排名的意義?前進百大對台灣社會而言到底有何貢獻?學術研究的對象與成果對於台灣社會到底有何積極的貢獻?參予這些學術研究的學生,是否可以從這些學術研究的過程中,培養出台灣社會所亟需要的研發創新能力,還是淪為論文代工的機器?雖然何卓飛也有提到「QS公司」的排行榜只是世界大學排名的其中一種,可以做為參考,但目前5年500億計劃的目標仍然是朝全球頂尖大學行列邁進,而台大在第二期計劃中拿了31億之後,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在世界頂尖大學中排名前50大,將大量的資源作如此安排,無怪會有不少專家學者不以為然。

台灣頂尖大學是論文製造工廠?

為什麼台灣執著於大學排名會讓許多人詬病?除了因為這些大學排名有很多種不同指標,不應該隨便隨之起舞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評比及評鑑制度是讓台灣許多大學淪為論文製造工廠的原兇。

像北美智權總經理北美智權總經理,除了在美國及台灣高科技專利領域有近20年的實務經驗外,也有相當豐富的業界經驗,對於創新研發及產業需求都有很深入的了解。他就常常很納悶:「專利界很重視國內產業研發創新的成果,為什麼近年來只看到許多私立大學的學生拿到許多國際發明獎,而公立大學的學生在研發創新上卻是默默無聞?難道私立大學的師資和學生比公立大學優秀?國內的公立大學體系就好像用國家的經費養了很多的公務員,很少產生出對台灣產業界有貢獻的技術或知識,只會發表論文報告。公立大學有很多優秀的教授及學生,又有充足的資源及經費,為什麼不把這些研究能量與台灣的產業需求相結合呢?教育部提出的5年500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如果可以拿這些錢去成立校務基金,讓這些公立大學轉型成為自給自足的財團法人,用學費、研發服務收入、投資收入,以及校友捐款等等收入來維生,就像美國的一些頂尖大學一樣。學校教授除了承接官方的研究計畫外,還可以和產業界合作去做一些研究計畫,而研發出來的結果又可以在產業界發展出一些實際的應用或是成立公司。如此一來既可豐富研發成果,另一方面更可以用授權方式賺取權利金或投資成立新公司,增加學校的收入。學校可以作為工業界的啟動者,讓研究生參與工業界的研究計畫,從而學到一些實務經驗,又可以分享工業界的成果,而工業界也可以藉此獲得學校培育出的優秀研究人才,國外大學像麻省理工 (MIT)或是史丹佛 (Stanford) 都有類似的成功例子,為什麼國內的公立大學沒有朝這個方向努力呢?」

面對這樣的質疑,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很無奈的表示:「就學界來說,我們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不在這個地方。」他指出在公立大學裡很多老師教授都很認真的做研究,學生也是很優秀,也得過很多獎項,但基本上有兩件事情他們會比較重視。第一就是對老師及教授而言,他們的回饋就是學校內部的升等評鑑,另外就是在一些像國科會之類的國家機構中的升等評鑑,而這兩種評核制度的審查委員都是以老師教授所產出的論文報告作為唯一的評鑑標準。唐傳義補充說:「以前都只看論文數量,現在已經開始重視品質,像論文的影響指數 (Impact Factor) 也列入評估,不過,這些影響指數通常都是與業界需求無關的。」

針對這種KPI制度,清大彭明輝教授在他個人部落角文章《這樣子的一流大學?呸!呸!呸!》中就曾經大力評擊:「知不知道,大學要生產的是『學生』而不是『論文』?管理學界對五年五百億的評語是:你們這是什麼狗屁KPI?...把大學的績效指標訂成『SCI論文篇數』,而非『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大學當然會垮!」

北美智權總經理對於台灣一流大學坐擁台灣最優秀的研究生,卻把精力放在大量生產學術論文,而不是訓練學生的研發創新能力上也有很深的質疑:「台灣廠商過去走的生產代工模式早已不適合台灣產業的發展,那些講求低價生產的廠商現在都已經外移到大陸或其他國家,現在台灣產業界最需要的就是能夠掌握產業潮流、引領潮流變化的研發創新能力。台灣工程師如果只會實施 (implement) 已經學會的技術,而不懂得掌握產業潮流的變化以及未來的需求,並且用自身所學來創造出(create)未來所需要的產品和技術,那就只能淪為西方大廠的代工機器。因此如果不能用研發創新來增加自我產出的價值,並且學會用專利來保障研發的成果,台灣的工程師和產業很快就會被大環境所淘汰。台灣頂尖大學對於訓練台灣頂尖研究生的研發創新能力,有多少貢獻?一批又一批的優秀研究生只會為老師製造大量的學術論文,對於台灣產業界所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沒有什麼認識,研究的成果也不能對各個產業的發展有什麼貢獻,這種教育方式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的國家培植這些頂尖大學的意義到底在哪裡?難道就是大量的製造論文和文憑?進入世界前50大或30大又能怎樣?那些西方頂尖大學所以會受到世界的尊重,是因為他們所產生的論文數量令人敬畏,還是因為他們畢業學生的成就以及他們的學術研究成果對世界文明的影響,令人刮目相看?」

究竟這種論文至上的評鑑標準是如何讓頂尖大學淪為論文生產工廠呢?參考表一5大大學排名系統比較便能看出端倪。

表一 各大學排名系統比較           

排名系統

HEEACT

上海交大(ARWU)

泰晤士報 / QS (註1)

QS

THE(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指標
(權重)

近十一年論文數(10%)

校友諾貝爾獎得獎數(10%)

學術同儕評鑑(40%)

學術同儕評鑑(40%)

教學聲譽調查(15%)

當年論文數(10%)

教師諾貝爾獎得獎數(20%)

企業評比(10%)

企業評比(10%)

博士學位數/教師數(6%)

近十一年被引次數(10%)

高被引學者數
(20%)

教師被引次數(20%)

教師被引次數(20%)

大學部師生比(4.5%)

近二年被引次數(10%)

Nature & Science 論文數(20%)

師生比(20%)

師生比(20%)

機構收入/教師數(2.25%)

近十一年平均被引次數(10%)

SCI 論文數 (20%)

國際教師數(5%)

國際教師數(5%)

博士、學士學位數比(2.25%)

近二年h 指數 (註2)(20%)

師均學術表現(10%)

國際學生數(5%)

國際學生數(5%)

論文被引用影響力(32.5%)

高被引文章數(15%)

 

 

 

研究聲譽調查(19.5%)

高影響期刊論文數(15%)

研究經費/教師數(5.25%)

 

教員平均論文數(4.5%)

公共研究經費佔總研究經費比例(0.75%)

國際/國內教師數比(3%)

國際/國內學生數比(2%)

來自企業研究經費/教師數(2.5%)

執行單位

HEEACT(台灣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上海交通大學

QS

QS

THE

推出時間

2007

2003

2004-2009

2010

2010

更新頻率

每年

每年

每年

每年

每年

領域排名

學門排名

Source: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2010年9月15日

註:(1) 英國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前身為泰晤士報/QS 於2004 至2009 年間合作發布之世界大學排行榜(THE-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HE-QS)。自2010年起,QS 獨立發表自己的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Rankings。

 (2) 該學校二年內(2005-2006)所有Np篇文章中依被引次數由高至低排序,有h篇論文至少被引用h次以上,剩下的Np-h篇論文中每篇被引的次數要小於或等於h次。

表一介紹了5個大家較為熟知的大學排行系統,其中HEEACT Ranking是由台灣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於2007 年推出之排名系統,此評比重視國際科學研究論文產出的量和質,質主要指被一般引用次數及在高質量期刊被引用的次數。從表一可以發現不同的大學排名系統或多或少都會把學術論文、研發成果視為重要的評鑑指標,其中上海交大(ARWU)占40%、泰晤士報及QS分別各占20%、THE占56.5%、及HEEACT占100%。

HEEACT Ranking是台灣奉行的高等教育評鑑系統,它把評鑑指標全數放在研究表現、論文質量,給了那些原本就只會產出論文的大學教授及講師們更專注在論文生產的理由。如果往壞處想,這可能會形成惡性循環:只要能大量產出論文,被引用次數多的教授就會被視為好的教授,好教授自然能吸引比較多的優秀學生,而有更多優秀的學生協助,自然能產出更多論文;反過來說,著重教學品質、善於引導學生及重視實務需求,但論文產出不高的教授便不算好教授,相對就比較難吸收比較多的學生。

其實作過研究的人都知道,大部分的研究都是踏著前人的足跡前進,每一次的成功可能只是一點點的突破,一小步的超越,要慢慢累積才有可能出現傲人的成績,要產出登刊在Nature & Science期刊上那種頂尖論文談何容易。如果為了衝數量而拚命生產,論文最後可能只是大同小異,而且大多是屬於教授所熟悉的領域。

私立大學勇於創造特色 備受企業認同

面對這種窄狹的評鑑系統,唐傳義無奈的表示:「公立大學的經費大部分都是從政府來的,有一些像5年500億計劃,就是要公立大學秀出學術成績才能拿到,也就是要看論文產出的質與量,這是公立大學的遊戲規則,訂這些遊戲規則的人都是院士,而院士重視的就是論文,但私立大學卻不玩這一套。」

私立大學當然也有經費的壓力,除了學費收入之外,私立大學有一大部分的經費來源是從教育部的獎補助款而來的,而這些獎補助款必須要很努力的秀出學生成績才拿得到。相對於公立大學著重學術論文,私立學校的評鑑委員會用比較多元的角度去看學生學業成效,包括像得過多少獎、全民英檢通過率...等等。這些學業成效有多少,相對就是學校的獎補助款可以拿到多少。這種情況下,一些大學就會把自己學校特色定出來,像有些學校就出每年都會出國參加發明展、有些學校可能會選擇創新研發,這就是一種驅動的力量;而這些特色都是有系統的發展出來的。例如學校決定要有某一種特色時,就要有這些方面的師資,形成基本的發展條件,並且投入很多經費來發展。另外,有些學校則選擇跟產業配合,看有多少學生在實習後可以被留用。

基本上每一所私立大學都會依據自己的狀況訂出發展特色,並與業界建立關係。唐傳義指出像靜宜大學便建立了校友反饋系統:一方面讓一些畢業幾年的校友,談談自己出社會之後覺得最欠缺的是什麼,再把意見回饋給母校的新生,使新生可以提早準備。另一種回饋則是從業界,亦即校友的雇主而來的,這種回饋意見除了能顧及學生的實際需求外,也可以把業界的想法回饋到學界。唐傳義也提到靜宜有一套校務自評機制,而評鑑委員中一定要有業界人士,因為要從業界的觀點去看校務發展,才能符合社會的實質需求。像最近一次的校務自評靜宜便找了研華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劉慶聰來參與,充份落實產學合作的理念。

歸根究底,北美智權總經理認為台灣教育體系的集權色彩太重,教育部除了管制學費外,還要管制師資。他認為應該將管制壓到最低,鼓勵學校自立自強,財務自主,並開放經費收入來源的限制;這樣學校才能配合市場實際需求來作自我調節,去發展符合市場需求的科系來吸收學生。針對一些弱勢的學生,只需在學費部分另行補助即可,經濟能力較強的學生應該允許他們自行按需求來選擇。此外,把大學經營企業化也可以鼓勵業界參與,讓產學可以充分結合。他說:「現在市場進步太快,學校的教學內容離產業發展現況通常都有一大段距離,唯有放手讓大學獨立經營,讓產學整合,讓各科系之間也能夠相互整合和支援,這樣學界才能追上產業的發展,達到產學合一的境界。目前有一些私立大學是和大型企業相關的,像是元智大學和長庚大學,這些學校在訓練學生的做事和獨立能力,以及在培養系所的產學合作方面,就比許多公立大學好的多。許多公立大學的教授和學生,因為自我優越感太重,反而在許多方面就不受管束,形同放任,這對我們國家社會來說是很大的傷害。現在頂尖大學的教授和學生們,似乎對於『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這句話沒有什麼體會,政府的教育部門對這種精神教育也不重視。」

這種學術研究與產業脫軌的情況,在前述彭明輝《這樣子的一流大學?呸!呸!呸!》的文章中也曾點出:「劍橋大學『動力系統與控制』講座教授出缺,對全世界徵求人選。一位著作等身的麻省博士來應徵,他有一篇論文曾連續20年被列為全世界控制理論最常引註的文獻。他初審就被掏汰,氣憤地通過內部管道抗議。系裡的回應:你的學術研究不容質疑,但是對產業界的發展一無所知;身為劍橋大學工程系講座教授,負有引導師生研究發展方向的重任。我們擔心你對產業的無知會使你無法恰當地執行任務。」世界一流的劍橋大學能認清事實,回絕了只會學術研究,產出論文的教授,國內的頂尖大學有沒有這種洞悉能力?

「我覺得比較死板的是公立學校,私立學校為了生存早就無所不用其極了。」唐傳義說:「其實私立學校早就在企業化經營了,只不過是現在有另外一群人(公立大學)可以不需要企業化經營也過得很好。但儘管私立大學如何努力,優秀的大學生還是會被公立大學吸收,這是多年來政府大量補助公立大學所形成的市場機制,私立大學再努力也是沒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像靜宜現在有一半的學生是辦助學貸款的,也有弱勢的、隔代教養的問題,這些比較弱勢的學生族群許多都落入了私立大學。」

站在業界的觀點,北美智權總經理認為除了資源要均分外,也應該要從經營的基本面,來改善這些國立大學教授的公務員心態,讓大學教育體系回歸到學以致用的層面,帶領學生走入社會,把最新的觀念帶給學生、帶給社會。他說:「大學教育應該要協助學生走入社會,作為社會改革的領頭羊。老師對學生的訓練應以此為目標,頂尖大學更是責無旁貸。」

 


Previous Page
Application_index
Issue 51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