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期
2020 年 02 月 12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電子報訂閱管理  
 
從精準健康到精準醫療:2020健康智慧產品新應用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自從人工智慧促使消費電子產業開始進入醫材領域,「自主健康管理」與「臨床醫療」之間的界線開始日漸模糊,從精準健康發展到精準醫療,各類大數據不斷被收集,刺激周邊穿戴式與生理量測設備發展。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蔓延之際,若在生活中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可減少疾病發生機率,達到精準健康。

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吳駿驊指出,大數據驅動「精準健康」與「精準醫療」,所有的數據都需要被收集與解讀,AI開始應用在醫材領域後,尤其是遠距離醫療的應用上,人們的健康管理開始由機器判斷並給予建議,再由醫師進行疾病管理與治療。不過,AI技術所帶來的風險、責任與標準,仍然是無法避免的爭議點。

為了讓AI能被納入軟體醫療器材,美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推動「軟體即醫材」( Software as a Medical Device)相關法規認證,2019年美國通過FDA醫材驗證,Apple Watch 4 ECG功能等消費性電子產品被核准。台灣也在2019年底通過醫療器材管理法草案,相關功能可望進一步開放。從趨勢上看來,與AI在醫療領域相關的各項監管辦法持續推出,只是全球監管標準開放速度不一,且尚未建立起共同的標準規範。

圖一、人工智慧與醫療應用示意圖

圖片來源:2020/1/15「2020 CES智慧科技新世代」,吳駿驊簡報資料

吳駿驊表示,觀察2020年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可以發現許多健康智慧產品的新應用,從初級的健康促進、到次級的疾病篩檢,以及第三級的治療與照護,全球都有許多廠商積極布局。

展現於不同應用的特殊功能穿戴式產品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Embr lab,發明了一款電子溫度調節手環,透過手環在手腕處提供加熱或冷卻功能,將熱量從皮膚中帶走,產生涼爽的感覺;另一方面也可以將熱量施加到皮膚上,產生溫暖的感覺,就像手握杯子感覺清涼感或熱杯的舒適溫暖。CarePredict是一家由創投支持,運用傳感技術自主觀察和收集有關用戶日常生活數據的美國公司,CarePredict公司相信,強大的數據和分析集可望改善老年人護理,因此專注於老年人日常生活模式的確認,以便預測其健康狀況是否下降,並進行早期干預。Care Predict旗下的高齡照護手環,能觀察老年人的日常活動和行為方式的變化,來分析年長者可能出現的嚴重問題,例如跌倒、營養不良、憂鬱、過餐、睡不好,進而提出警告。而來自日本的D Free公司,也推出高齡上廁所預測警裝置,使用超聲波技術不間斷監控使用者的膀胱,分析無線感測器所收集來的數據,用來預測使用者何時需要去廁所,並在手機或平板電腦提醒通知。

圖二、特殊功能的穿戴式產品應用

圖片來源:各公司/MIC整理,2020年1月

非接觸式生理訊號量測:針對痛點多元創新

從電子眼、電子鼻、電子耳到電子皮膚,在今年CES展上都看到更多創新的應用出爐。

電子皮膚:由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新創團隊Xsensio所研發的皮膚貼片晶片技術,可持續監控皮膚表面的電解質、代謝產物、小分子和蛋白質等資訊,此項產品更在2020 CES展中獲得可穿戴技術類別的創新獎。

電子眼:使用攝影機從皮膚影像中提取脈搏、血氧飽和度、血壓與精神壓力水平資訊,可以用於車輛或照護中心,長期監測分析用戶的健康狀況,像是台灣的鉅怡智慧、韓國的GB Soft、以色列的Binah.ai都推出相關產品。

電子鼻:由台灣清華大學的電子鼻團隊組成的世創生物科技(Enosim Bio-tech),藉由分析病人呼出的氣體,快速篩檢出細菌類型,分類不同種類細菌感染引發的肺炎。

電子耳:器官產生的聲音中,低頻的聽覺難度最高,美國公司Bongiovi Acoustic Lab將創新音頻使用在醫學中,藉由研發強化聲音處理的技術,能聽到心臟、肺、血管和其他生物聲音,在背景噪音的環境中尤其有效,目標是降低醫療成本同時改善治療效果。

圖三、Bongiovi Acoustic Lab開發了用於醫療輔助的AI音頻引擎數據分析。

圖片來源:Bongiovi Acoustic Lab

醫療產品:以周邊輔助醫療為主

1.手術3D定位導引:
在醫療手術器械上設置固定的紅外發射位置感測器,再根據從這些標記接收的訊息,計算手術的位置和方向。來自加拿大的NDI MEDICAL,已將3D定位技術整合到醫療解決方案中,從植入物放置、放射治療、人體工程學以及神經外科,運用於電腦輔助治療應用。

圖四、NDI MEDICAL將光學測量系統應用在醫療領域。

圖片來源:NDI MEDICAL

2..遠距醫療系統
美國的MedWand公司設計出一套可供患者在家使用的「數位線上診所」HOME DOC,包含高性能的二合一觸控式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搭配所有預先配置的軟體和驅動程式一起使用,提供患者與醫生或遠程醫療提供者之間的安全連結。這套系統可搭配4G基地台或衛星通訊,藉由數位遠距診療可進行初步診斷,包含(心臟心律、心電圖)、肺部(呼吸頻率)、血氧、體溫、耳鼻喉、口腔、皮膚等監測。

圖五、MedWand公司推出的遠距醫療系統HOME DOC

圖片來源:MedWand

吳駿驊認為,健康產業已進入到分眾化,不斷切割成不同的利基市場,像是老人、小孩、女性等分眾,健康是以人為主的產業,需要更細膩的市場規劃與創新商業模式,以增加成功機會,而消費性電子產業要進入健康智慧市場,必須面臨各種法規監管議題,對消費性電子產業既是挑戰也是機會

 

資料來源:2020/1/15「2020 CES智慧科技新世代」,吳駿驊簡報資料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