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期
2017 年 4 月 6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 電子報訂閱管理  
 
107課綱即將上路  都準備好了嗎?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最近因為孩子要升國中,所以去聽了幾場私立中學的說明會,其中聽到最重要的關鍵字就是「107課綱」。私中的校長站在台上侃侃而談:「不要以為這個和你們無關,其實你們都用得到。107課綱顧名思義,107學年度就要上路,不管你的小孩是今年還是明年要升國中,都適用107課綱。像我們學校早就準備好了,所以早在前幾年就開設了創意的課程,符合多元學習的需求......」。難怪李家同教授說,面對107課綱,私立學校就比較靈活,可以應付得來,到最後可能會演變成越來越多人要擠進私立中小學的窄門。不過,也不是所有私立學校都是那麼「有彈性的」。有一位任職私立中學20多年的老師就對筆者批評現任教育部長潘文忠:「潘部長是國小教育體系出身的,他根本不懂國高中教育。幼教、小學教育是要講求多元化沒錯,但到了高中就是要逐漸專精在一些領域,現在盲目的追求多元,變成學生跟老師都無所適從」。如果連私立中學的老師都對107課綱有微言,那缺乏彈性的公立學校究竟有沒有辦法調整適應?到頭來如果「多元」變成了升學的指標,那家長都把小孩往私立學校送,但龐大的教育資源卻被公立學校占去,這種失衡的教育政策是我們要的嗎?面對107課綱,我們究竟準備好了沒?

究竟什麼是「十二年國教107課綱」?《親子天下》」雜誌整理了幾個重點,可以讓大家快速了解是什麼樣的一種機制:

「全名: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目的是整合12 年國教從國小到高中課程,解決過去國中小9 年一貫與高中課綱分開的銜接落差。
時程: 預訂在107 學年度實施。目前國中八年級以下學生適用。
影響: 高中學科的必修時數下降,選修課學分占了1/3。且各高中須以發展特色,增加4 到8 學分『校訂必修』。」

由於107課綱最主要的任務是將從前的9年一貫變成12年一貫,所以影響最大的就是高中課程,上面第3點就是針對高中教育的影響。單看文字可能比較抽象不好理解,我們先來看2個表格。


資料來源:12 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從表1可見,在教育部的規劃中,共有4種類型的高中,分別為普通型高中、技術型高中、綜合型高中、及單科型高中,比較值得注意的有2點:(1) 採學年學分制:高級中等學校實施學年學分制。每學期每週修習 1 節,每節上課 50 分 鐘,持續滿一學期或總修習節數達 18 節課,為 1 學分; (2) 總學分與畢業條件:高級中等學校學生三年應修習總學分數為 180-192 學分,普通型 及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畢業之最低學分數為 150 學分;技術型及綜合型高級中等 學校學生畢業之最低學分數為 160 學分。

高中改採學年學分制是好是壞可以說是見仁見智,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容易會陷入許多大學目前的窘境:學校為了湊足學分而勉強開課、學生為了湊足學分畢業,會去選一些「容易過」的課程。此外,一般高中有沒有能力開設那麼多的選修課程也是一大問號。

表2是107課綱中高中的共同領域、科目及學分數,這些都是必修學分,共32個學分。可以明顯看出傳統要安排的語文及數學課的比例較過往降低許多,然後多出了許多其他的「必修」科,包括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科技、健康與體育……等等。筆者認為這一份課程規劃如果放在小學階段真的很棒,但現在是放在高中階段,合適嗎?


資料來源:12 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在筆者看來,107課綱下的高中課程規劃只是為了多元而多元。筆者相當認同之前提到的一位私立中學老師的觀點:「幼教、小學教育是要講求多元化沒錯,但到了高中就是要逐漸專精在一些領域」,其實小孩子過了小學階段,大概已經可以摸索出自己的興趣,到了國中之後興趣的取向更是明顯,所以才會在高中階段選擇自然組或是社會組,甚至選擇就讀高職學習一技之長。在107課綱上路後,為了要多元,於是對數理、科學有興趣的學生,針對藝術、綜合活動這些科目就一定要各修滿4個學分才能畢業。1個學分18節課,因此4個學分就是72節課,2個領域共8個學分,即共144個節課,這是很重的比例。同樣的,那些對語文、藝術有興趣的學生,也必須修習自然科學、科技等課目滿8個學分(144節課),才能畢業。

除了表2中這些「多元」共同領域科目外,還有在表1中的「校訂必修及選修」課程,就普通高中來看,校訂必修須達4-8學分,而校訂選修更是高達54-58學分。看到如此多元的規劃,不禁要問:「我們的公立高中做得到嗎?我們的高中生需要嗎?」。

雖然「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是前任教育部長吳思華任內所發布的,但現任教育部長潘文忠於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任內,便已經開始負責十二年國教課綱的規劃工作。潘文忠在擔任官職前,曾在小學任教多年,所以說他不了解高中教育是有跡可尋的。107課綱的高中規劃有2大問題:

(1) 即便學校可以規劃出如此多元的必修、選修課程,又如何找到那麼多合格的師資?這些特色選課的規劃不能只提供一些概論或只是表面的介紹,那一般高中老師可以勝任嗎?
(2) 務多而不精,一個高中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要接收那麼多多元的課程,如何有辦法在專長或有興趣的領域深入鑽研?

如果107課綱的其中一個目標是「高中須以發展特色,增加4 到8 學分『校訂必修』」的話,那目前許多私立高中可以說已達成此項目標。只要教育部的官員抽空研究一下台灣的私立高中,便會發現各有特色;如果選擇私立高中就讀,家長或是學生一定可以選擇到適合自己或是自己喜歡的學校。

李家同教授預言在107課綱上路後,比較有經濟基礎的家庭會把小孩往私立學校送,這是非常有可能的。據筆者的觀察,在12年國教於103年上路後,第一屆會考情況相當混亂,為了不想自己的小孩當白老鼠,所以104年的時候私立國中的招生人數可以說是來到歷年新高,新北一些完全私立中學甚至招收到20班國中一年級新生。然而到了105年、以及今年106年,由於家長(應該是說補習班)比較適應新的會考制度,所以私立中學的招生人數也逐漸下降;像在105年招收20班國一新生的學校,今年已降至10班。

不過,在107課綱上路後,私校有很大可能會逆轉勝。怎麼說呢?主要原因有2個:(1) 升大學的方式將可能改變。教育部宣布,將從2016年8月起逐步建立起高中生的「學習歷程檔案」,檔案中將記錄下學生包括社團、選修課的學習狀況。同時也推動「考招連動」,未來大學招生希望把學習歷程檔案作為升學參考;(2)選高中的標準改變。除了傳統排名,更要看學校有什麼課程?校訂必修課程有什麼特色?是否符合孩子的興趣性向?

很明顯的,就第2點來說,很多的私立中學都已經有具體的特色課程可以供家長選擇,而大部分的公立學校針對特色選科則是連影子都沒有。此外,私立學校的彈性很大,有很多地方可以操作,當然是比公立學校占優勢。

如果教改的最終目的是把學生逼向私立學校,那政府為何不乾脆把教育政策鬆綁,開放教育私有化,然後將對公立學校的補助款以教育券的方式直接發給學生及家長,讓他們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就讀?這不是更直接有效率嗎?

 

作者: 李淑蓮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半導體科技雜誌(SST-Taiwan)總編輯
CompuTrade International總編輯
日本電波新聞 (Dempa Shinbun) 駐海外記者
日經亞洲電子雜誌 (台灣版) 編輯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