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期
2017 年 4 月 6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 電子報訂閱管理  
 
台灣需要鼓勵競爭的產業政策
蔡佑駿╱北美智權報 專欄作家

自由市場的競爭越多,企業才會成長越快,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政府只為了一時保護營運營效益不佳的老舊企業,透過保護機制,讓他們免於進入自由市場競爭,保全暫時性的就業機會,那實在是目光短淺,最後一定導致國家、產業、人民三輸的悲慘下場。

2015年開始,美國民間企業的薪資成長幅度終於回到向上攀升的趨勢,2010〜2015年,礙於美國經濟剛從次級房貸風暴後的經濟復甦初期,美國民間薪資成長僅維持在2.0%的水平波動,但是隨著美國實體經濟越來越好,就業市場越來越火熱,越來越多美國人民收入穩定且成長,願意增加消費意願,大家一起把美國內需經濟的餅做大,帶動美國經濟領先走出已開發國家近年來景氣不佳的陰霾。

美國產業政策,永遠看向未來

但是美國如何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民間企業產生大量的就業機會呢?近年來,美國頁岩油產業的技術變革、交通和運輸方面的共享機制改進、大數據(Big data)在許多產業的運用、電子商務的演進、企業倉儲管理等等,這是過去小布希(George Bush)總統時代所沒有出現的新變革,上次美國出現大規模產業變革是柯林頓(Bill Clinton)總統時代的電腦科技和網際網路,民間薪資成長也相當強勁。

圖1:美國民間企業平均時薪成長幅度

資料來源:https://research.stlouisfed.org

對於民間企業來說,利潤絕對是首要優先考量因素。當整個消費市場的規模在膨大之時,企業為了競爭,勢必會願意擴大投資,花錢改良設備和開出優渥條件吸引人才,促進民間薪資提高。美國近年來兼職就業人口已經達到飽和,於是美國企業只能往全職就業市場尋找人才,加薪勢在必行,只要人民可支配所得增加,放手擴張消費,國家的內需市場逐漸成長,企業競爭力在這樣的循環之下逐年成長,讓市場將競爭力不足的企業淘汰掉,這是良性循環。

圖2:美國兼職就業人口

資料來源:http://www.tradingeconomics.com

圖3:美國全職就業人口

資料來源:http://www.tradingeconomics.com

不過國家為了保護剛萌芽的新產業、新技術或者消費者利益,有時則會透過國家的力量,間接或直接投資在新產業,希望協助新產業能在市場上產生競爭力,培養新創公司逐漸萌芽長大,這類政策在許多國家都有,但保護程度有所差異。以極度資本主義的美國來說,保護的情況較不嚴重,通常美國政府會以成為自由市場的競爭者角色來干預市場,例如當美國能源業者不約而同哄抬國內油價,讓消費者倒向弱勢不利時,美國政府可以釋放戰備儲油來壓低油價;美國政府也會透過關稅調整,保護美國境內重要性高卻較弱勢的產業。

保護主義非常嚴重的則是中國,中國有大量的國家企業長年接受政府補助,甚至直接透過國家資源的挹注和政府的政治庇佑,到全球各地參與競爭,但是這樣的做法也養出許多「殭屍企業」,中國政府即使近年來債務高漲,政府仍然持續給毫無競爭力的企業「輸血」,讓其繼續苟延殘喘,大多數都是政治目的考量。

對於剛萌芽的產業或技術,有適當的保護政策是好的,但是像中國那般過度干預自由市場經濟,那就是負面的借鏡,扭曲了資源分配與浪費國家資源。台灣政府對於國內產業,其實也有許多保護政策,例如台灣政府長年對汽車產業的補助,這些補貼政策等於用台灣社會的資源,投資在私營公司上,例如台灣的汽車工業反而因為長年的政府補貼,成了溫室裡的花朵,受補助的企業,往往不是將補貼用來冒險研發,強化企業競爭力或研發突破,而是用來執行該公司原本就會進行的計畫。這些計畫不管政府有無補助鼓勵,業者都勢在必行,但政府的補助讓他們可以大幅降低風險,增加企業營運獲利,長年下來,受補助的汽車產業,競爭力反而低落,對社會也沒有太大的幫助,如果把這些補助用來培育其他產業或社會福利,搞不好還有更好的效益。

台灣產業政策,總是照顧老牌企業

近年來,台灣政府補助的企業,最主要的資源往往也不是給予新創產業或新技術,而是給老牌大廠,但是對於體質固化,營運大多無新創意的老牌大型企業來說,這些補助的效益其實相對小,而且對國家貢獻的稅收成長,難以因為受益於國家政策補貼而大爆發,也很難大幅增加雇員,降低失業率,反而讓老牌企業反而因為掌握國家資源,鬆懈怠惰,扭曲市場機制的競爭,台灣政府官僚的思想更是非常保守,不僅補助政策方向錯誤,對於開放國際市場競爭規模,也是緩慢如牛。

例如線上叫車服務的Uber、網路金融科技和近年來持續想打入台灣市場的許多跨國證券業者,都被政府擋在門外,共享乘車機制是好的,但企業營運的許多成本,包含保險、管理、賠償、稅務都被Uber外包了,Uber對於社會安全應該承擔的企業責任,也被完全卸掉,從消費者行車安全的角度來看,Uber可能不見得適合台灣,不過線上金融科技和無人銀行機制可就不同了,這可是對台灣和對大多數人民都有利的產業轉型,但是台灣的金管會主管卻認為,新技術引入會讓台灣銀行員失業,這就是非常可笑的觀點了,當汽車當交通工具逐漸引入社會時,不管政府再如何立法阻擋,馬車時代終究會結束,不能因為擔心馬車從業人員失業,於是整個社會一起停滯前進,這是謬論。

圖4:美國原油進口量和產量

資料來源:IEA

圖5:美國、歐元區、日本天然氣價格

資料來源:IEA

以頁岩油(shale oil)為例。美國頁岩油產業還在研發技術階段時,中東和俄羅斯等傳統產油國,仍然大舉以較低成本的原油輸入美國,美國政府有為了保護能源產業研發新技術,終止外國原油進入美國嗎?沒有,美國政府甚至放手讓傳統產油國和國內頁岩油業者互相競爭,經過一番廝殺後,美國頁岩油產業汰弱留強,終於力克傳統產油國的競爭,美國以往大量從海外進口原油的趨勢就此改變,大幅降低依賴海外產油國的能源進口,同時美國境內的天然氣產出成本也大幅下降,替美國所有使用能源的企業和家庭,省下大量的燃料成本,給美國帶來極大的長遠經濟效益。

如果美國政府一直透過法令和關稅,嚴格保護美國能源業者,那能源業者就不會有,不得不時時刻刻逼迫自己轉型和精進自己競爭力的壓力,美國能源產業的新技術革命,速度也不會如此之快。開放競爭,適當保護,讓競爭力強的企業不斷的帶領社會前進,這才是國家轉型的必經之路,沒有競爭,產業轉型如何成功。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Joe(蔡佑駿)
現任: 北美智權報專欄作家、 全台最大外匯部落格『外匯是穩定投資的天堂』主編、東森電視台財經固定來賓、聯合理財網專欄作家
經歷: 壹電視、東森、非凡電視台財經來賓 、非凡周刊專欄作家、經濟日報專欄作家、聯合理財網專欄作家、經濟日報外匯擂台連三屆冠軍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