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期
2019 年 02 月 27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電子報訂閱管理  
 
圍堵中國,美國意在維持全球化穩定
蔡佑駿╱北美智權報 專欄作家

美國的主要國際戰略是鎖住「海權」和商業,美國不會窮兵黷武和併吞領土,大多時候是傾向跟當地已有勢力合作,例如扶植南越、南韓、西歐、臺灣、新加坡、菲律賓;拉攏阿拉伯王室國家結盟;維持日本天皇系統;支持一些有經營能力的國家軍閥;甚至和中共建交之類的政策,外交國策的基本原則就是維持美國利益。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全球很多殖民地解殖了,雖然美國繼承了英國式的「海洋和平」,但是美國不會跑去攻下歐洲任何國家,直接變成美國的一州;也不像西元2019年的中國,到處宣稱某地區是自己不可分割的領土。

這跟16世紀以前,西班牙的「同化式」殖民和中華的「征服式」殖民,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這兩種殖民母國對於殖民地的想法,就是將該地區的人,變成自己人,讓他們從信仰、語言和文化上都逐漸被宗主國同化。現今世界上許多地方的官方語言和溝通語言都是西班牙文,這就是「同化式」殖民的結果之一,雖然不管宗主國怎麼「欺壓」與「教化」殖民地居民,殖民地也不會產生和宗主國一樣的人,拉丁美洲許多受到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的「新西班牙人」和「新葡萄牙人」,他們終究還是跟西班牙人或葡萄牙人不同,就像越南曾經被法國殖民,但越南人就算吃法式食物、說法文,他們終究跟法國人不一樣。

這種方式的管理成本非常高,宗主國很難靠殖民賺大錢,殖民地長久累積被剝削的怨氣後,會想逃離宗主國而獨立,西班牙之後的英國,經營殖民地的態度就完全不同了,英國人不想在全球各地「製造更多英國人」,殖民地居民有沒有被同化、地位是否平等、有沒有說一樣的語言,這都不重要。英國經營殖民地的目的只有一個,營運獲利,只要能降低管理成本,增加殖民地的經營利潤,英國就會去做,所以在英國稱霸以前,幾乎所有認為應該在殖民地長期經營和同化的宗主國,後來都賺不到錢,因為行政管理的成本不斷攀升,軍費和軍備開銷不斷增加,殖民經濟效益越來越差。

重視商業經營而非政治同化,使英國得從殖民地受益

而英國之所以能在殖民地賺大錢,原因在於英國盡可能減少干涉殖民地原本的地方勢力和政治,維持當地統治階層的政治影響力,避免社會秩序混亂,英國以當地人治理當地人,自己只在該地區秩序之上進行地方自治,盡量避免用「蠻力」管理,引入更多的「貿易經濟」和「資本投資」去間接管理。

這種方法非常有效,用「民族主義」去壓榨殖民地,殖民地會反抗,但是用商業管理,殖民地的居民生活和經濟也能有所改善,感受壓榨的情況大幅下降,殖民地反而較能接受,而且英國還把行政、立法、司法等治理架構與公務員系統「安裝」在殖民地,搭配法律、衛生設施、公路、警政等公共制度,建立契約精神,然後運用自己的海洋影響力,建立殖民地對外貿易的管道,採購當地產品,然後賣到其他殖民地,讓所有殖民地透過英國,產生進入「全球貿易市場的門票」,資本主義自然會推著大家像小齒輪般的運作,讓大英國協這部商業機器高效率運作。

早年殖民地居民對於國際市場的概念,基本上一竅不通,除了賺錢和社會秩序以外的事情,英國都採取放任態度,這種高度消極的殖民地管理,負面副作用最少,而且經濟效益最大,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當被殖民者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國家在國際市場的地位,體會到「貿易好處都掌握在英國人手裡」,國家的主權也在英國人手上,這是不公平的,英國人為了收集戰備物資,擴大壓榨殖民地,被殖民者意識到,原來自己「不是英國人」,英國的角色是貿易商人,不是「自己人」,於是殖民地紛紛在政治上和名義上要求獨立。

後來英國的殖民地陸續脫離英國控制了,但這些脫離控制的殖民地,他們卻發現沒有英國當中間的貿易商人和中樞點,大家沒辦法進行商業貿易,所以大家只好繼續待在大英國協的體系裡,英國也讓大家貨出得去,人進得來,大家發大財。殖民地獨立以後,這些殖民地的經濟也沒有轉差或很惡劣。

宗主國就像老闆一樣,殖民地則是上班族,老闆用薪水聘僱員工,而員工用勞力幫老闆賺到比薪水更多的錢,老闆底下可以有很多員工,不同的員工被賦予不一樣的工作內容,公司會將員工教育成適合完成某項任務的職員,員工就像公司的某個零件,大家為了賺錢,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務,在殖民地時代,有些殖民地負責農業生產,有些只要是採礦,有些是重要軍事基地,有些是支援前線軍隊的後勤基地,有些是抒緩人口壓力的移民地區,到了美國稱霸的21世紀,已經不流行殖民主義(Colonialism),現在改用全球化(Globalization),全球化,其實是二次大戰以前,純經濟版本的殖民主義。

歷史上全球化一直存在,只是規模有別而已

從19世紀的歐洲工業國,到20世紀加入了美國、日本和蘇聯,接著21世紀加入了中國、印度、巴西、東南亞、墨西哥等新興市場,美國人購買的消費品和工業耗材可能來自印度製造商,衣服可能來自哥倫比亞和越南;中國的機械設備可能來自德國、台灣或日本;歐洲人喝的咖啡可能來自於非洲或中美洲,上述情況與中古世紀,希臘人向埃及人購買衣服和工具、東非人在印度交易貴金屬和寶石、中東人購買中國瓷器和蠶絲,交易的本質不變。宏觀來看,全球化一直存在地球上,只是規模大小的差別,國家與國家之間,無數的勞工和資本透過遷徙與流動,追逐各式各樣的利潤,人們每天如何工作、投資、消費、娛樂,就是全球化下的結果。

二次大戰結束後,歐美和東亞島鏈諸國專注於經濟和工業發展,現今的工業國和製造業出口國,其實大都是在1950~1990年建立出來的,例如義大利、臺灣、南韓、香港大約同一時間都進入經濟高速成長期,並非只有臺灣才有「經濟奇蹟」,墨西哥、菲律賓、南美、義大利、西班牙等國都產生過「經濟奇蹟」,「經濟奇蹟」的原因有兩項,第一是美國透過經濟,扶植一大群新興盟友的緣故;第二是「經濟奇蹟」的國家,都擁有數十年以上的人口紅利,只要有資金和技術,加上本國廉價的勞力,經濟起飛絕非難事,與其說是「經濟奇蹟」,不如說是美國建立全球海洋貿易系統的一部分戰略。

亞洲許多製造出口國,如今能以工業出口而繁榮和富裕,主要就是依賴美國維持全球海洋貿易體系的和平,日本不需要有巨大的艦隊,南韓、臺灣也不用擔心和中國發生戰爭,因為在美國的秩序下,中國與俄羅斯也不敢輕舉妄動,加上美國開放自身的貿易市場,東亞各國在經濟上不會出現太大的困境,不需要大動干戈地征服別人,加上美國大量輸出的標準工業管理流程在全世界流行,歐洲、日本、韓國、台灣、較晚崛起的中國都是向美國學習工業標準化、規格化、模組化的流程,使得歐洲和日本比二戰前更富裕。尤其是日本,捨棄二戰結束前的拙劣方法,日本產品從1930年代的劣質品,變成1980年代的優質品,成本還比歐美產品更便宜。韓國、台灣、中國也是慢慢學習美國的管理與製造生產線方法,才有後來的工業大躍進。

中國崛起後,可能破壞美國的國際影響力

美國把英國當年的海洋貿易系統與殖民地分工概念,改良得更完善,自由度也更高,沒有了殖民,改成資本主義驅動世界各國分工運作,不過這套系統的缺點是,地球上只能有一個老大,如果中國在國際上也逐漸產生逼近美國的經濟和外交影響力,那麼這套海洋貿易系統出現瓦解的機率就會提高了,美國無法容忍這種破壞全球勢力穩定度的情況出現,即使只是風險上升,距離系統穩定性瓦解還有段距離,美國也無法容許。

中國正透過一套非軍事性,但綜合商業併購、盜取技術、資本控制、市場威脅與媒體同化的多元策略,進行一種更高階的「同化式殖民」,在美國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執政末期,美國國會已經意識到,中國對美國霸權的破壞風險越來越高,等到川普(Donald Trump)執政,人事和配合團隊全員到齊後,美國就開始對中國進行長期的對抗,希望能盡快終止中國對美國政權的威脅。這也是美國對中國的態度轉變這麼大的主因,繼續維持姑息主義,美國自身的權益受損只會越來越嚴重。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Joe(蔡佑駿)
現任: 北美智權報專欄作家、 全台最大外匯部落格『外匯是穩定投資的天堂』主編、東森電視台財經固定來賓、聯合理財網專欄作家
經歷: 壹電視、東森、非凡電視台財經來賓 、非凡周刊專欄作家、經濟日報專欄作家、聯合理財網專欄作家、經濟日報外匯擂台連三屆冠軍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