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期
2019 年 03 月 27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電子報訂閱管理  
 
防範非洲豬瘟之餘:關注台灣豬農事業所面臨的困境
林士清/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

非洲豬瘟肉品闖關新聞不斷,讓台灣掀起一波保衛「滷肉飯」的同仇敵愾之國民情緒。閣揆和農政首長時常穿梭於機場視察的新聞不斷,加上兩岸關係陷入低迷之態勢,筆者誤以為是對抗的是「中國豬瘟」,防疫所掀起的政治情緒有點殺豬公。防範非洲豬瘟防疫之餘,其實也該關注台灣豬農事業所面臨的困境,包含原物料價口被進口商把持、豬肉生產的附加價值與投入成本失衡、台灣豬農面臨生產要素缺乏及人才斷層的困境,尤其應當重點在供給面流程的改善,強化畜牧養豬的附加價值。


圖片來源:Pixabay

台灣的養豬產業的歷史源流,可追溯至日本殖民的時代,日本把當時較具科學化的飼養技術引入台灣,當時豬肉主要以銷往日本滿足其國內需求為主。直至1947年台灣省政府成立農林畜廳,在農民與農政機關的齊心努力之下,台灣毛豬的生產顯著地增長,除自給自足之外,同時可大量外銷國際市場,賺取可觀的外匯,對於整體農村經濟的提升,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殺豬公的文化產生與產業模式

豬農是基於生產文化的需求,早期的農業社會,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幾頭母豬,廟會或是祭祀時「殺豬公」來拜拜用,順便打打牙祭。為何豬農常會強調母豬的價值,主要是因為公豬有一股腥羶味,經濟價值較低,一般農家普遍偏好飼養母豬,才有專業的牽豬哥農戶興起,負責配種的部分,將經濟價值較差公豬的飼養外包,這是台灣豬農最早期的外包模式,也是各戶農家喜歡養豬的主因。

台灣人慣用「殺豬公」一詞,按指某某領域發展落後跟不上時代,但殺豬公背後的產業供應鏈也是一門學問。從產業供應鏈來看,養豬原物料為玉米及黃豆,而產品是豬身上的肉,下游廠商為屠宰場、分切場、加工廠,構成一幅完整養豬畜牧上下游的產業關連。如果把養豬場比喻為晶圓代工廠,上游晶圓廠就是玉米及黃豆進口商,其他原物料化工廠,就類似食品添加劑及動物用藥廠商,而封測廠日月光,則是屠宰廠及分切廠,肉類加工廠則是宏達電等終端電子產品裝配廠,養豬的利潤未必輸給科學園區的ICT產業。

口蹄疫事件讓台灣養豬事業由盛轉衰

不過,1997年發生「口蹄疫事件」,重創台灣的畜產業及關聯產業,因外銷的限制讓台灣豬農原地踏步20年,並使交易市場呈現暫歇性失靈,對農村經濟及關連產業造成巨大損失,此一突發性危機頓使養豬循環,由繁榮高峰直瀉至低谷,養豬產業逐漸轉而向內,成為內需型產業,台灣的養豬產業已成為風光不再的褪色小巨人,非洲豬瘟的防疫新聞不斷,讓台灣豬農的生計問題又受到輿論的關注。

台灣最高峰時期飼養1,400萬頭豬,其中國營事業台糖約佔40萬頭,養豬產業堪稱是台灣農業的重要支柱,養豬在1986年以後超越稻米成為農業中最大產業。但是養豬數目總規模,已經從1996年1,400萬頭下跌到現今的600萬頭,主要的原因是1997年口蹄疫爆發,2001年台灣加入WTO後,養豬業從出口產業轉為進口產業,農政單位對養豬事業的輔導措施不足,致使台灣豬農喪失過有的光環。

在環保意識高漲的大環境趨勢下,政府對於畜牧排放水要求標準提高,但台灣豬隻飼養技術尚有進步的空間,如豬糞尿的處理技術不佳,導致收集沼氣的設備容易損壞,沼氣難以利用等問題,台灣飼養場如欲改善技術,勢必需要投入相當的資金與人力,加之以飼料成本提高,壓縮養豬場獲利,台灣養豬戶逐漸減少飼養甚至停養,少子化讓年輕人對務農興致缺缺,台灣豬農恐陷入人力斷層的危機,從東南亞引進農業外勞的呼聲不斷。

台灣養豬事業面臨生產要素蕭條

2007年之後,全球大宗物資價格持續走揚,導致養豬成本大增,如同大家對於物價的感受一樣,儘管國際大宗物資走跌,台灣的大宗物資進口價格卻無法同步,導致豬農直接成本仍然高居不下。而在政府「穀賤傷農,榖貴傷民」的觀念下,豬隻售價無法反映成本,而導致十多年來迄今的一路虧損。事實上,台灣加入WTO後近16年內的養豬頭數和養豬戶數逐年下降,從1,000萬頭降到600萬頭,養豬戶數減少四千戶。此外,養豬戶數減少95%,但是平均每戶養豬數目卻增加20倍,無法期待市場機制,激起同業操戈的結局,就是比誰的口袋深,撐過景氣循環,大者恆大,陷入無法自拔的惡性循環。

豬農時常怨嘆:高附加價值肉品的獲利比低。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似乎變成台灣產業改革的核心教條,尤其台灣必須開放國外農產品進口,讓豬農感受到激烈的市場競爭。但目前的豬肉成本約為6.500百公斤,豬肉價格也差不多是在這附近,許多豬農轉而飼養較高附加價值的黑豬種,高附加價值卻也反映在高成本上。也就是說,成本和售價均變成7000元/百公斤,反而造成現金需求增加,更多成本投入卻導致降低獲利比,台灣豬農的技術絕對可以飼養高附加價值的豬種,但投入成本太高致使獲利無法有效回收。

新型的養豬技術主要在設備的改良上面,而在養豬已進入微利時代,許多養豬戶時常開玩笑地說:人家賺資本財,我們賺折舊。獲利比太低,若是加計折舊攤提可能就是虧本,幸好傳統農舍成本低,折舊攤提年限短,故有此一說。這笑話背後,就是對於設備更新的風險承擔意願低,而造成技術進展趨慢,產業無法升級。

台灣農牧業勞力陷入長期短缺

如果有人說我要當勞工,那他有99%的機率是在工廠或公司;假如有人說我要當農夫,大家可能會想像他戴著斗笠種稻米,或是整理果園的場景;但是如果有人說我要去畜牧場當畜牧(不是獸醫),那接受度就很低了。提到「務農」,一般人想到的就是自耕農的概念,卻沒有想到很多農業所需的勞力,因此台灣的農業主要人力來源就是家族人口,這也導致台灣的畜牧業多為家族事業,衍生出企業第二代接班的問題。台灣保障本國勞工的政策,在農業上卻沒有配套措施,漁業開放外籍勞工卻排除了農牧業,導致農牧業所需的勞力長期短缺。

養豬業確實有過黃金時期,但2002年臺灣加入WTO後,長達10年的黑暗時期,使得養豬場歷經了殘酷的物競天擇,豬農靠著勞力密集的管理技術,對抗外國粗獷農業血淋淋的教訓,讓許多養豬業第二代不敢接班。事實上,台灣許多青年願意遠赴澳洲、紐西蘭的農場實習,但台灣農戶為何吸引不了青年,恐怕也是需要農政單位來思考。

設法強化畜牧養豬的附加價值,台灣養豬事業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臺灣毛豬生產從產量、產值、肉類貿易等方面觀之,1996年是達到最高峰的一年,當年生產量達1,431萬頭,產值886億元,為稻米產值2.3倍,居國內農業單項產值首位。台灣對養豬產品的需求是沒有問題的,重點在供給面流程的改善,強化畜牧養豬的附加價值。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林士清
現任: 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
學歷: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中國大陸研究學程
經歷: 台灣經濟研究院南臺灣專案辦公室/組長
台灣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一所/兼任助理研究員
行政院青輔會青年國是會議/諮詢委員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