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期
2021 年 10 月 27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智權報   訂閱北美智權報  
 
物價漲不停,何時才有望回跌?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10月初時勞動部宣布調漲基本工資,漲幅高達5.21%,表面上看來是將經濟成長的利益與勞工分享,但在扣抵掉物價上漲的幅度後,勞工實質的所得提升恐怕非常有限,尤其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的走勢已經表明,廠商的營運成本居高不下,未來想看到物價回穩,恐怕還需要政府端出更有利的政策。

10月初,主計長在立法院備詢時,被問到「蚵仔麵線一碗多少錢」時,脫口而出「大約20」元的答案,立刻引來了社會一片批評。批評的原因不只是這個答案太過偏離現實,還包括物價連番上漲所造成的人民財務負擔,已經到達難以忍受的臨界點。

其實,如果想知道一般人民對物價的真實感受,上街走一圈就能略知一二。昔日的鬧區商圈,如今多的是受到疫情影響、選擇暫時或永久歇業的店家,許多餐廳和小吃店,菜單上的價格欄也是改了再改,旁邊還加了一句「原料成本不堪負荷,漲價請多包涵」;而顧客消費時除了心疼自己的荷包外,可能也擔心要是哪天店家真的負荷不了成本,會不會也跟著一起歇業下去……。

本刊在8月初(台灣痛苦指數節節高升,應該如何因應?)的時候就已經警示過,今年光是上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就已經兩度突破2%的警戒區,而且進入9月開學季、5倍振興券又陸續發放後,物價指數很可能再攀升;而根據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資料,今年9月份的CPI年增率果然暴衝到2.63%,創下今年以來的新高。因此,如果振興券的刺激消費效應逐漸「顯現」,而且廠商的生產成本又持續上升,台灣的CPI年增率很有可能在睽違近10年後,再次突破3%的上限。

CPI年增率突破3%近在眼前

不過小老百姓面臨的物價環境,可能比CPI統計顯現地更為險峻。在CPI指數的組成結構裡,除了民生必需品外,還有一些非日常所需或經常性購買的商品服務,如通訊設備、房屋修繕等;若只看柴米油鹽這些重要民生物資,就呈現全然不同的情景。在主計處的統計資料裡,CPI年增率是從今年年初才開始轉正;但重要民生物資(包含17項食品、個人清潔衛生用品、)的CPI年增率,從去年5月就開始正成長,今年一月後漲勢雖然減緩,但6月至今又一直維持在2%以上的高檔,到了9月也正式突破3%(圖1)。

圖1:近2年來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單位:%)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所以,如果只看CPI年增率來衡量物價水準,恐怕將離人民的真實感受愈來愈遠。此外,包括主計總處、中央銀行在討論國內的物價時,多半歸咎於颱風或大雨造成菜價上漲,還有國際油價造成輸入性通膨;也就是說,只要這兩項因素恢復正常,物價自然就能恢復平穩。但真的是如此嗎?

姑且不論未來幾個月台灣是否還會有颱風或大雨,以及國際油價究竟是漲是跌,從躉售物價指數(WPI)的走勢來看,國內廠商的生產成本早就居高不下,未來想要看到明顯的降價恐怕難上加難。

廠商成本大增,未來物價回跌不易

躉售物價指數(WPI)是經濟活動中生產者的物價指數,可以用來反映社會上生產活動的總合成本,而且WPI也有與CPI緊密連動的特性,也經常用來預測CPI的發展方向。從圖2中即可看出,台灣的WPI年增率的漲跌幅度比CPI年增率來得更大,而且從2020年5月開始,WPI年增率就從谷底急速反彈,今年從4月開始,也已經維持了半年的10%漲幅。

圖2:2019年至今國內CPI、WPI年增率走勢變化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既然生產者面臨的物價已經如此嚴峻,在未來的半年到一年之內,必然會逐漸反映到消費者端──換句話說,現在只是剛開始而已。所以,財經部會不能再樂觀地認為,只要天候或國際原物料價格回跌,國內物價就會自動回穩,必須要嚴肅看待並且拿出實質的平抑政策,否則再過一段時間,國內物價上漲的問題,很可能將變得無法收拾。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