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期
2022 年 03 月 23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智權報   訂閱北美智權報  
 
《產業學院系列報導》
產業學院真的有解決人才的問題嗎?
Abby Lin╱北美智權專欄作家

為促進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之創新,提升國立大學研究發展成果效益,培育高階科學技術人才,行政院於2021年通過「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原意為希望借重企業在技術研發、資金挹注、趨勢掌握的專長下,將創新能量與學術實驗做一整合,進而培養產業中專職領域的前瞻技術人才,以期彌補過去產學落差過大以及「人才找不到工作、企業找不到人才」的窘境,目前已經有台大、清大、陽明交大、成大等學校已經成立半導體相關學院,其他如台科大、中山、中興、政大等也陸續提出,可以見到台灣前端大專院校相當積極參與,或許是政策誘因,也可能是深刻感受到競爭力逐年下降,又或是在半導體強勢發展下看到新的機會。

一番美意真的能解決產業的人才問題?

確實,在數位經濟與國際局勢變遷快速的時代,台灣需要更多具備預測能力的工具與尖端技術的人才來維持產業競爭優勢,這點我們應給予肯定。不過產業學院成立的背後,也可發現這些機制的不完善,本質上來說,產業學院的機制能不能真正解決產業實際的問題,值得我們探討,並非一句產學合作就能帶過所有人才缺口問題;此外,當前產業界線已相當模糊,許多科技與軟體人才當前幾乎為全產業所用,若特定領域的產業學院吸收大量這類人才,是否可能造成其他產業的弱化,甚至未來更被國際拋在一邊?筆者先就在當前所觀察到的現象,提出產業學院未來可能面臨的巨大挑戰,到底解決的是產業人才的問題,還是造成另一個更大的產學落差?

亞洲‧矽谷產業學院?似乎可行度不高

細看「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第一條說明:「為促進我國重點領域產業發展,例如強化 5+2 產業創新(智慧機械、亞洲‧ 矽谷、綠能科技、生技醫療、國防、新農業、循環經濟)、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文化創意產業科技創新、晶片設計與半導體等相關產業發展,取得全球供應鏈之核心地位」。一串洋洋灑灑的文字幾乎將所有新興產業都涵蓋進去,看似讓各產業雨露均霑,但實際上執行起來可能大有難處。第一,因少子化趨勢,台灣高教生源持續銳減,其中又以學士班首當其衝,接連影響碩、博士生招生狀況,雖然2019年開始有止跌回升的趨勢,但平均每年有若6萬名碩博士生畢業準備進入求職市場,雖然高科技產業興起帶動博士生需求成長,但整體而言能為這些重點產業有用者人數還是有限。當前已成立的產業學院以半導體領域為主,電子、電機、材料、機械、物理、化學、軟體無論有沒有產業學院,人數就這麽多,若半導體產業學院開始成熟,可能這些前瞻人才未來集中在特定產業,人才往高薪處走沒有問題,但可能讓其他產業在技術人才面臨更空洞之窘態。

第二,對於「重點產業」的定義雖然明確,但何者才是真正的「重點產業」卻讓人混淆。五加二產業中的類別幾乎都是鎖定台灣關鍵戰略物資為主,綠能、生醫皆是台灣當前極力扶持之產業,但筆者最有疑問的是如何建立「亞洲‧矽谷」產業學院?根據亞洲‧矽谷網站(Asia Silicon Valley Development Agency,ASVDA)的定義,該計畫為以「智慧物聯加速產業進化」及「創新創業驅動產業未來」為兩大推動主軸,鼓勵AIoT解決方案向國際輸出,白話而言是智慧物聯網的解決方案輸出國際。確實,國際機構如麥肯錫指出,未來智慧物聯網市場可能達到11.2兆美元,應用百花齊放,當前也是不少業者積極發展,故智慧物聯網人才的培育較無疑問,但創新創業領域要怎麼培訓相關人才?

當前許多大學設有創新創業課程,加上過去的價創計畫鼓勵教授創業下,曾經掀起一股學校創業潮,具備技轉技術的教授透過分拆方式與領取補助的方式成立新創,但不少人也面臨市場狹小與人才不足的挑戰。當前如要成立這種創新產業學院有幾大問題,一來,創新創業需要的是實戰能力,培養相關領域的碩博士人才,未來是要鼓勵他們創業?還是希望他們成為業師?如果是前者,要做平台式新創並不需要特定學位,若要做前瞻技術的新創,先前所學的技術底子可能也不夠深厚;如果是後者,輔導新創多半都是具備數十年以上實務經驗的業界人士擔任,3-5年的碩博士生有辦法提供新創建議嗎?

再者,多數學校本身已具備加速器、孵化器等育成機構,台、政、清、交、成等學校甚至每年都有固定新創團隊進駐,事實上某種型態已類似新創產業學院了。最後是師資問題,如果學校要找企業合設,那該找哪類企業?電子、傳產、還是新創本身?由於各產業對於創新定義不同,心態也不一樣,怎麼合作都可能還需要打上大問號。雖然台灣近年來雖出現如91 App、沛星等獨角獸,也有如Just Kitchen、iKakla等新創之星,但整體而言數量依舊太少,且政府許多部會、民間企業、學術機構都想要這塊大餅,投入的資源可能最終被迫分散,這類產業學院很可能最後不了了之。

最後,台灣新創整體發展上的種類大致上可區分為應用型新創,如當前常見的各種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以及技術型新創,如人工智慧晶片、雲端底層運算、半導體相關等,雖然說新創最需要的是市場、資金、人才,但兩者還是有相當差異。首先,應用型新創最需要的是市場規模,由於SaaS 業務模式一般可為客戶提供分層訂閱的模式,單一服務平台只要設定完成,底層的雲端基礎架構的詳細資料,可藉由快速拖曳,讓使用者快速上手。無論是要傳送電子郵件訊息,即時檔案協作,或是管理企業資源計劃(ERP)工作流程,而台灣本身的問題即是市場規模太小,國外類似業者數量龐大,競爭者眾,要培養相關人才談何容易,且這類新創似乎也不需要太多博士人才。

另種則是技術型新創,但由於台灣的技術型新創本身與產業發展有相當大關聯,不少創業家甚至本身都在大型企業任職過,晶片、人工智慧、半導體還是這類技術新創主力,那麼問題來了,現有的實驗室甚至其他半導體學院皆已具備這類人才培養能力,刻意設立針對創新創業的技術人才重疊度(overlap)相當高,窒礙難行。從各方面來看,單用五加二產業來匡列產業學院的範疇未免過於草率。

智慧機械產業學院?跟的上需求還是隔靴搔癢?

與亞洲‧ 矽谷同為五加二產業的智慧機械也是如此,根據工業局指出,所謂智慧機械定義為「基於機器人與自動化周邊整合的生產單元、生產線;結合機器視覺與AI、巨量資料的自動化檢測與品質肇因分析;結合感測、機聯網、邊緣運算、雲端平台、AI與巨量資料,實現設備運作即時監控與資訊可視化、設備健康狀態診斷及預測維護、設備與產線控制最佳化」,歸結來說即是硬體加上軟體使得機器設備能夠「長大腦」,達到自行偵錯、除錯、預測的能力。這類人才缺口有多大? 根據經濟部「智慧機械產業2021-2023專業人才需求推估調查」統計,智慧機械產業專業人才每年平均新增需求為8,500~9,400人,且在當前製造業積極數位轉型下未來需求應會更大。那產業的聲音呢?多數製造業者當前面臨的挑戰為產品同質性高、技術不易累積、人才難尋等難題,將近60%提及相關人才不足的狀況。如果我們細看這些需求,可先歸納出兩個結論,第一,企業需要智慧機械人才以本土為主,當前尚不需要國外人才;第二,基本上相關人才以專科、大學以上為主力需求,對碩博士需求較不明顯。

如果我們更細一步分析人才種類,機電整合、資訊軟體、生產管理等跨領域、整合性專業(技術+領域)等人才為當前製造業需求大宗,從科系來看,「軟體開發」、「系統設計」、「電機與電子工程」及「機械工程」學科為主力,而「資訊技術」、「資料庫管理」等則因應軟體人才需求而起而快速發展,不過,業界需要的還是即戰力,其實許多大學畢業者就可透過做中學上手,對於碩博士反而需求不高,主因在於台灣製造業雖然逐年提升自動化程度,但廠內人力需求依舊龐大。如果單純設立智慧機械產業學院,可能造成先進製造業,如半導體、電子製造業者主導,且人才可能持續朝上述兩類產業移動,反而造成其他製造業的人才供需更為不均。再者,如果牽涉到軟體演算法碩博士,或許在經過3至5年培訓後確實能協助產業,但可能也必須視當時的企業需求而定,只不過在當前產業集中程度相當明顯的狀況下,究竟對製造業而言是隔靴搔癢或是雪中送炭,實在令人費解。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Abby Lin
現任: 北美智權報專欄作家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碩士班
專長: 時事觀察家,熱愛觀察產業政策與全球局勢,擅長從各種枝微末節的資訊與不同面向中找出需求缺口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