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期
2022 年 09 月 14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智權報   訂閱北美智權報  
 
《能源系列報導》
再生能源政策跳票,台灣能源發展危機四伏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溫室氣體效應導致氣候變遷,已經被公認為人類所面臨最大的危機,減少碳排達到碳中和或零碳排,已是無法迴避的挑戰。環顧國際現況,美國、德國、日本正在檢討能源政策是否轉向;而自從蔡英文政府2016年執政以來,減碳及廢核便成為台灣能源轉型的目標,也讓台灣成為目前全球唯一還在堅守非核家園的國家。然而,再生能源政策已階段性跳票並延期到2026年,要取代煤炭發電的天然氣價格又一直飆升、核能現在又不是選項,政府不得不正視台灣能源發展正面臨迫切的危機......

先來看看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國發會在2022年3月底公布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提出再生能源發電占總發電量達到60~70%目標,並搭配9~12%之氫能和20~27%的火力發電,以達到整體供電的去碳化(請見圖一)[1]。經濟部在2017年曾明確揭示,2025年能源轉型配比為燃氣占五成、燃煤三成、再生能源兩成,並曾做出「保證不缺電」的承諾[2]。但這些年來由台商回流投資、半導體擴廠需求大增,帶動台灣整體用電需求大幅增加;但另一方面,再生能源發電的成長又大大不如預期,真的能「保證不缺電」?

今年初經濟部長王美花赴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時,指出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將僅佔15.27%,當初規劃再生能源占比兩成確定無法達標,目前仍較能源政策目標落後約4.73%,最快要到2026~2027年才能補上這個缺口,在整體供電不足的情況下,能源政策不該以不變應萬變,核二、三廠是否延役就是經濟部該嚴肅思考的問題。

圖一、國發會2050淨零排放規劃下之電力分配

圖片來源:國發會

能源不足:核電除役在即,再生能源發展不如預期

台灣正在以「減煤、增氣、展綠、非核」進行能源轉型,2018~2025年是核能發電機組除役高峰期,核二廠二號機、核三廠將於2023~2025年陸續除役[3],供電缺口短少288.7萬瓩,表示未來有10%的發電量得設法補上。從2021年全國發電量結構來看,核能占比約一成(9.6%),而政府高度期待日後能取代核電的再生能源,實際僅只有6%,進度不如預期。

先來看看減煤的成效,2016年到2021年燃煤發電只下降了1.6%(詳見圖二與圖三),若要達到2025年30%占比,還需要下降14.3%,但近五年燃煤發電度數其實是不減反增,從2016年的1212億度,2021年增加到了1,289億度,五年來增加了77億度,2025年如何能達到燃煤占比30%呢?

至於展綠的部分,再生能源的占比,從2016年的4.8%提升到2021年的6%,五年來再生能源只提高了1.2%,距離經濟部2025年再生能源要達到15%的目標,依照現在的速度至少需要50年才有可能。換個角度,以再生能源的「量」計算,2016年到2021年只增加47億度,距離2025年再生能源達485億度的目標,還差了311億度,按照過去五年的速度,換算需要31年才能夠達到目標。

圖二、2010~2020年台灣各種能源發電比例

圖片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圖三、2021年全國發電量及占比(燃料別)

圖片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增氣:以燃氣發電取代燃煤,但天然氣面臨缺口

為配合政府新能源政策,「增氣」成為台灣解決發電問題的重點,增加天然氣就是要降低燃煤電廠的使用。台灣現有兩座第三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要達成燃氣發電占比50%目標,未來總共要五座LNG接收站(見圖四)。桃園觀塘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三接)因為環評和疫情延誤施工,目前工程僅完成約38%,如果三接站蓋不起來,就會少137億度電,等於台北市85%的用電量[4];雖然中油表示會加速趕工,但是否能在2025年6月如期供氣給大潭電廠,仍是未知數,而基隆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也遭受地方反彈和在地抗爭。不過,經濟部規劃2025年天然氣發電要達到1,562億度[5],2021年實際發電量只有1,083億度,還差479億度,相當於要在2025年內完成三座三接,但下一個三接工程現在在哪裡?

圖四、五座LNG接收站規劃示意圖
接收站位置圖
圖片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另一方面,為因應長期電力負載成長、維持北區供電穩定,台電推動經費超過1,104億元的「大潭電廠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發電計畫」,但近期審計部提出警告,大潭燃氣機組計畫進度不如預期,大潭電廠除了2023年上半年因中油可供氣量略有提升,可滿足1號至6號及8號共7部機組需求外,其餘年度因新增燃氣機組陸續商轉,將面臨約8萬8914公噸至115萬2816公噸的燃氣缺口[6]

表一、大潭電廠新建燃氣機組併聯發電後,預估天然氣用氣缺口
資料來源:審計部

天然氣仰賴進口,能源取得成本不斷飆升

我國天然氣99%依賴進口,根據海關進出口資料[7]顯示,台灣2020年全年天然氣進口支出高達55億美元(折合新台幣1,653億元)、2021年天然氣進口支出更創新高,約109億美元(約新台幣3,071億元),兩年間實際進口量僅增加7.2%,但進口金額多了近一倍;今年光是前8個月,天然氣進口金額就達到123億美元(約新台幣3,465億元),超過去年一整年,原因出自於烏俄戰爭影響,還有全球淨零排放的需求,歐洲、日本、韓國都在搶液化天然氣,市場價格的漲勢仍不見盡頭。

於此同時,歐洲正在面臨天然氣價格暴漲所帶來的能源供需失衡,今年8月天然氣價格再創新高,比去年同期暴漲10倍,預計未來還會繼續加劇[8]。作為歐洲天然氣價格基準的荷蘭TTF天然氣期貨,9/7收盤價每兆瓦時(Mwh)231.8歐元,較去年同期大漲近330%;德國和法國一年期電價合約,分別飆漲540%和790%。

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當然會連牽動到電價,根據中油官網資料,2021年1月電業用戶天然氣價每立方公尺為7.5827元,之後便因進口氣源價格飆漲一路攀升,今年9月每立方公尺價格來到19.3939元,比去年初漲了1.55倍[9]。電價高漲將打擊能源使用量高的企業,造成成本增加、獲利減損,企業無法負擔就會把成本轉嫁給客戶,歐美國家已經歷能源價格大漲所導致的通膨之苦,台灣雖有政府支撐電價凍漲,但光是今年7月的「電氣雙漲」,已讓工業大戶叫苦連天。未來天然氣將占台灣整體五成發電量,而台灣電力需求不斷增加,天然氣又是仰賴進口的能源,會受到價格波動的影響,業界最擔心的漲電價、生產成本跟著大幅增加,如果政府一直無法解決缺電問題,企業喊話要「用腳投票」,不是放慢投資腳步,就是只能移到海外生產,供電不足最先影響的就是穩定的生產力和產業競爭力,難怪工總會出面呼籲政府延役現有核電廠。

非核:台灣再生能源發展遇瓶頸,堅持非核可行嗎?

政府能源政策的兩大核心正是「以燃氣發電取代燃煤」和「以綠電取代核電」,發展天然氣會面臨價格不斷攀升、能源仰賴進口,那麼綠電發展的情況又是如何?

若要廢除核能發電,必須先務實衡量台灣是否有條件在短期內提高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在經濟部規劃的再生能源發電中,最大宗來自太陽光電,2020年設置累積量要達到6.5GW、2021年要達到8.75GW、2022年底要達到11.25GW,但受疫情影響,前兩年設置目標皆延後,2020年目標延至2021年6月才達成,2021年目標則延至2022年7月才會達標。為了衝刺光電,經濟部將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未來將要求所有新建、增建及改建的建築物,應於屋頂放置太陽光電[10],反映出光電發展問題的急迫性。離岸風電進度則落後更多, 2021年原訂離岸風電容量為933MW,但實際上到去年底僅237MW,進度只有25%[11]地熱發電部分,全台目前有十六處地熱申請開發,政府原規劃2025年地熱發電累積設置容量要達200MW,因為初期探勘難度高、申請程序複雜,日前能源局將目標大砍九成,2025年只能完成約20MW[12]。從以上各種數據得知,台灣發展再生能源正面臨各種現實困境,且發展天然能源的條件又不夠穩定,應再積極尋求更多其它選項。

台灣能源發展需要更多選項

近來俄烏戰爭的衝擊,加上國際淨零排放目標所帶來的壓力,都讓各國更重視能源安全議題與新能源的開發,希望藉由更多元化的能源,確保供電安全無虞。台灣電力需求隨著工業發展持續增加,由於再生能源進度落後,以及近年來台灣出現五次重大停電事故[13],讓社會對於新能源進程與供電問題憂心忡忡。總言之,如何在解決供電問題之餘,兼顧環保與安全,將是台灣能源發展無法避免的課題。台灣為了追求環保而減碳、顧慮安全而廢核,但環保和安全卻又帶來發電的能源危機。歐盟已將核電列為乾淨又有效率的環保綠能,但核電仍有安全疑慮,還有核廢料處理的問題。台灣的能源危機應該怎麼解決?北美智權報《能源系列報導》文章往後會一一探討。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備註: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