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創新社會透視
香港大學星級教授月薪50萬台幣起跳
台灣的大學如何拚國際化?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3.10.16
         

香港大學在9月份剛公布的2013~2014 THE全球大學排行榜中急降8位,從35名掉至43名。香港各界在檢討原因時指出,香港大學國際大師級教授的月薪「只有」50萬台幣左右 (15 ~18萬港幣),遠低於北美大學的70萬台幣起跳 (20 ~ 30萬港幣),因此很難留住國際的重量級教授,以致教學與研究水平無法持續提升云云。看到如此的薪資水平及詳細分析THE全球大學排行榜的評分結構,不禁要問一句:台灣的大學要拿什麼來拼國際化?


英國的《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雜誌 (THE) 剛在9月份公佈了本年度 (2013~2014) 的全球大學排行榜,香港大學 (Hong Kong University)的排名滑落至43位,與去年度相比,急降了8位,已被排名23及26的日本東京大學及新加坡拋離,差一點就給狂升15位的韓國國立首爾大學追過,兩者相差僅0.1分。就此觀之,如果香港大學不急謀對策,恐怕明年度將會跌出亞洲地區大學前三名的排名。

在分析香港大學排名下滑的原因時,有香港學者指出,大學必須留得住國際級學者才能提升教學及研究質素,但香港的大學在薪酬方面遠遜於北美地區,實在很難競爭。該名香港學者舉例,香港大學聘請重量級的財務學教授時,一般月薪行情約15至18萬港幣,而北美地區的大學則有20至30萬港幣,而且不設退休年齡,因此「哈佛大學每個系都有幾個星級教授,有些80多歲的教授仍在任教,但星級教授來香港,除了薪資水平低,還有退休年齡限制,所以通常只留個3、5年就會離開」。

月薪超過50萬台幣只是星級教授的行情,那一般教授薪資水平又如何?筆者就有一位親戚在香港大學任教,十年左右年資,月薪約30萬台幣。看到香港的大學教授薪資水平,如果連這樣都吸引不了國際級的教授來任教,就不禁要問一句:台灣的大學要拿什麼來拼國際化?

台灣私立大學兼課 時薪台幣700元

筆者在今年初採訪鄭中人老師時,就提過這種大學因薪資水平不高,很難延攬優質教授的情況(詳見:科法教育大盤點 台灣專利業界元老鄭中人:徹底失敗)。鄭中人曾任宏碁及台積電的法務主管;茂矽、明碁及華碩的法務顧問,當年他放棄了業界的高薪,到世新法學院任教,投身科法、專利、智財教育,只因為他有滿腔教學的熱情。他毫不諱言,在那個電子產業景氣起飛的年代,身為一個上市櫃公司的法務主管,年薪加股票分紅有多少大家心裡有算,就算是國立大學教授的薪資水平,也是很難讓這些有業界實務經驗的學者到學校去教書的。另一個例子像TSMC台積電的法務長杜東佑,每週從新竹跑到台北的大學兼課,教授智慧財產相關學科,只領台幣700多元的時薪,他說,只是因為自己有教學熱情,也很喜歡跟學生互動,所以根本不管酬勞有多少。

採訪鄭中人老師時,他提到國內智慧財產、專利方面的系所最缺乏具業界實戰經驗的老師,最主要是因為業界相對優渥的待遇,很難吸引到人才投身教學研究。筆者就設想如果以香港大學星級教授月薪50萬的最低標準來算,年薪也有近700萬台幣了,在不景氣的年代以這樣的薪資水平來吸引業界人才投身學界,應該是容易多了。

至於星級教授的高薪水從何而來?筆者認為使用者付費是最基本的原則,大家可以參考《十二年國教只是假性多元化 全面私有化才能真正造就多元學生》、《大學學費該不該漲?私立大學校長:為什麼政府老是要管我那麼多?》這2篇文章。此外,台灣大學過盛的問題已經吵了很久,經營不善的大學的退場機制卻一直沒有落實執行。如果有關單位把經營不善或是招生情況不佳的大學好好處理一下,相信每年也可以省下不少補助款。

要拼國際化就要盡量營造吸引國際人才的氛圍,附錄為THE全球大學排行的評分重點,筆者特別將第(5)項「國際觀」詳細詮釋。大學排名高低其實並不重要,但至少可以用評分標準來自我檢視,看看到底自己有多少斤兩,有時候只有自我感覺良好是經不起國際性的考驗的。

 

附錄:THE  (2013~2014) 的全球大學排名中,學術研究導向 (research-led) 的大學評分標準

評估項目橫跨教學、研究、知識傳遞及國際觀,總共採用了13組標準化的表現指標來提供最廣泛及最平衡的比較標準。此套比較指標於2011-2012時採用的一套完全相同, 因為這樣才可以每一年之間加以比較時,能反映出真正表現的改變,而不是因為受調查工具變更的影響。

13個表現指標分成5個區域:
(1) 教學:學習環境 (占總排行分數30%)
(2) 研究:數量、營收、及聲望(占30%)
(3) 論文被引用:研究成果的影響力(占30%)
(4) 產業收入:創新 (2.5%)
(5) 國際觀:教職員、學生及研究 (7.5%)

其中國際觀部分之詳釋:

這一個項目主要是看校園的多元化程度,以及學校在學術研究上與國外學者合作的比例,以上2項都展現了一學術機構國際觀的程度為何。

THE認為頂尖大學之所以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及研究生最關鍵的原因是它擁有世界級的舞台:這項條件是從外籍生與本土學生的比例來衡量,此部分占2.5%。此外,頂尖大學也必須與世界各地的大學生及研究生競爭,所以在國際與本土教職員的比例這一項也占了2.5%評分的比重。最後一項國際性指標則是大學發表的學術研究期刊有多少比例是至少與一個國際性學者共同合怍發表的,此一指標也是占2.5%比重。

Source

 

更多歷期精采文章,請參閱智權報總覽 >>

Facebook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