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反創新社會透視           
 
亞洲最強吸金新勢力 緬甸掀起台商投資熱潮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身為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東協/ASEAN)十國之一的緬甸,近期已與美韓簽下投資保護協定,今年預估經濟成長率為7%,從2010年開放以來身價水漲船高,到了2015年,緬甸的國外投資金額將會是目前的三倍。外資一方面積極於緬甸設廠佈局,同時搶食經濟發展所帶來的龐大商機,在此關鍵時刻,台商當然不會落於人後,只不過在群強環伺之下,台商的立足點到底在哪裡?

根據媒體報導,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將規劃斥資140億元,在緬甸設立台灣工業區,經濟部長杜紫軍表示台商近期在緬甸投資保障將會有很大的進展;甚至正崴集團旗下的星崴還要前往緬甸設立火力發電廠,負責工業區供電,解決緬甸最讓外資苦惱的電力問題。(註1)緬甸從過去歐美制裁的軍事統治封閉國家,一躍成為為亞洲的新生產基地。

2010年緬甸開放以來,被視為「亞洲最後一塊處女地」,其中又以中國大陸、韓國、日本最積極佈局,日本更由政府帶著三菱、住友、丸紅等大型集團前往緬甸,還提供低貸款優惠利率。台灣方面也有不少廠商摩拳擦掌,其中以製鞋大廠寶成的投資規模最大,未來5年的投資金額可望達到1億美元;亞洲光學是緬甸仰光首家外資電子廠,早在2003年就設立光學鏡頭研磨廠,旗下的亞泰影像也將到緬甸設廠。

表一、緬甸小檔案

人口

5,575萬人 (2014年預估)

面積

67萬6,578平方公里

國內生產毛額

US$ 594.3億 (2013年預估)

平均國民所得

US$ 900 (2012年)

經濟成長率

7.75%(2014年)

主要進口項目

人造及合成織維、石油產品、化肥、塑料、機械、金屬製品、運輸設備、水泥、建築材料、原油、食品、食用油

主要出口項目

天然氣、木製品、豆類、魚、稻米、成衣、玉石和寶石、生橡膠

主要進口來源

中國大陸、泰國、新加坡、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印度、印尼、德國、美國

主要出口市場

泰國、印度、中國大陸、日本、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印尼、德國、菲律賓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自2010年11月緬甸大選及2011年3月文人總統登盛(U Thein Sein)就職,宣示將進行政經改革後,外資前往緬甸投資考察及佈局開始增加。據統計,自1988年至2012年,緬甸政府核准外人投資達500件,金額近550億美元,其中大陸對緬甸投資金額累計約184億美元,為緬甸第一大外人投資國。

緬甸歷經2011年的政治改革後,對外關係走向正常化,2013年對緬甸來說是相當熱鬧的一年,美國政府解除制裁後,讓美國企業投入市場的興趣大增。中國大陸所扮演的投資者地位降低,來自西方以及其他東協國家的資金卻大幅增加,其中南韓與日本對緬甸的影響力擴大,並在經濟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金融業的自由化加速經濟發展,並進一步推升外國投資。

吸金力超強!2015年國外投資緬甸將提高三倍

依據緬甸國家計劃暨經濟發展部中央統計局資料,2013年緬甸進出口貿易總額約186.67億美元,較2012年同期成長3.4%,其中出口金額89.19億美元,衰退0.6%;進口金額97.48億美元,成長7%,主因是出口初級產品受全球經濟景氣影響大,而經濟開放後,允許個人進口汽車,使產品、機器運輸設備、金屬製品進口大增。由於另緬甸因受歐美國家經濟制裁,主要貿易夥伴是亞洲國家。緬甸和台灣的經貿往來這幾年也升溫不少,2013年台緬雙邊貿易額達2.82億美元,雖然在東協國家中只排名第八,但出口較前一年成長23.2%。今年1至5月,台灣出口至緬甸之出口金額達9,85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47%,顯示緬甸市場消費力正迅速發展,對台商來說有很大的潛藏商機。

根據IMF與亞洲開發銀行預測,緬甸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為7%,加上石油與天然氣的資源與國外投資,讓它足以成為區域高度成長國家。根據泰國商會大學國際貿易研究中心預測,由於東協經濟論壇的效應,到了2015年,緬甸的國外投資將會是目前的三倍。

外貿協會去年11月獲准在仰光成立台灣貿易中心,今年以來已吸引500多人次前來緬甸考察,產業遍及紡織、製鞋、印刷、金融、光電、手機等業者。今年4月,外交部主管的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也在仰光開設第一個辦事處,雙方初期鎖定農漁業與太陽光電進行合作交流。

台商前往緬甸設廠 成衣業、製鞋業最適合

緬甸工商聯合總會已經規劃在台北設立辦事處,最快可能今年10月成立,12月就能舉辦投資招商會,爭取台商到緬甸投資。緬甸工商聯合總會不僅希望貿易商前進緬甸,還在經濟特區提供稅率優惠,包括5到7年免徵營所稅、設備進口免稅等優惠,還希望台商進一步投資緬甸。由於緬甸勞工相對便宜,最歡迎勞力密集產業例如成衣業、製鞋業等來緬投資設廠。

緬甸會以成衣和製鞋業為招商對象是有原因的,因為緬甸電力供應不足,即使在首都仰光市,每日隨時也有斷電可能,加上緬甸政府將電力優先供給家庭使用,工業區一天只供電4小時,一般商家及工廠均自備發電機,電力缺乏是來緬甸投資的一大挑戰,由於電子業對於基礎建設的要求較高,不像成衣及製鞋業比較屬於勞力密集產業。舉例來說,達新工業就是台灣成衣業中第一家以港商名義到緬甸投資的上市公司,早在1999年就到仰光設廠,並順利挺過歐美制裁危機,緬甸廠的生產規模早已超過中國大陸及越南廠,成為達新海外最大的生產基地。

另一方面,受到中國工資大漲、越南爆發排華暴動等影響,全球運動鞋代工大廠寶成已經決定斥資1億美元赴緬甸首都仰光附近設廠,預計2015年9月可投產,第一期生產線月產能將達30萬雙鞋子的規模;第二期月產能將增至80萬雙,預計五年內可實現。寶成在緬甸設廠不僅是為了勞動力成本便宜考量,更是因為未來輸出美國可能享有零關稅的優惠。

台商搶攻緬甸兩大商機:基礎建設、民生需求

根據經濟部統計,目前在緬甸台商約有200家,投資產廠商以中小企業為主,投資經營行業包括:紡織成衣、光學鏡片、冷氣空調、包裝膠帶、紙箱、建築、木材、農業、鞋業、餐飲、珠寶首飾、水產、華航、金融(第一銀行2013年4月設立代表辦事處)等,也有與當地合資開發工業區及經營進口產品代理業務。台商也在緬甸成立「緬甸台商愛心聯誼會」,會員110餘位。

外貿協會則認為,「基礎建設」與「民生需求」是緬甸的民主化為台灣帶來兩大區塊的商機;而緬甸基礎建設項目中需求最迫切者,首推電力系統的擴充與改善,因此緬甸目前急需進口各種電機產品與服務;加上緬甸的民生內需市場蓬勃發展,必須投入大量生產設備才能滿足。預計在未來十年內,緬甸為了解決經常性停電問題,將持續大量投資於發電系統的改善與多元化。由於台灣電機與機械產業擁有產業鏈與技術的優勢,改善緬甸電力設備所需的變壓器、斷路器、電磁開關、智能型電表、電容器、配電盤、可程式控制器、變頻器等,以及工程統包、承攬,現場安裝、測試、運轉,都是台灣電機產業的強項,台商應把握時機掌握此商機。

另一個台商可以著眼點是汽車產業。由於緬甸的汽車工業十分落後,緬甸只有汽車組裝廠,全國的車輛80%以上都是二手車,連進口車也不例外。進口的零組件也多為舊件,只有易損件為新件,經打磨、清理後用於再行組裝自己的汽車。但隨著經濟發展和交通條件改善,緬甸對汽車的需求逐漸增加,政府政策也逐漸朝著開放市場的方向調整。

由於緬甸政府在2010年規定只允許「左駕車」進口,原來從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及日本進口的右駕車都受到影響;卻對中國大陸、台灣、印尼、越南等地產製的左駕車有利。

緬甸原本就偏好日系車款,而台灣汽車產業長期以來受到日本的影響深厚,日本車系在台灣推出較多的高檔配備車款,東南亞不少需要高級日系車款的進口商都會從台灣取得貨源,因此台灣汽車及零配件也可在緬甸鎖定「中、高級日系車款」市場。還有一項利多因素是,緬甸進口車的關稅已降為過去的五分之一,十年前緬甸的整車進口關稅是現在的五倍,也就是說2004年買一台進口的二手日本車若要20萬美元,現在只要2萬美元,有利二手車市場發展。

除了二手車,緬甸的新車市場也逐漸打開。目前有四個外國車廠取得以優惠關稅進口新車,中華汽車就是其中一家,新車的進口關稅是150%,中華汽車拿到的優惠關稅遠低於此,主要是緬甸政府看中中華汽車在商用小卡車領域的利基。

稅賦優惠、工資便宜 吸引外資兩大利器

緬甸政府在2012年11月公布新版《外人投資法》,取代1988年舊法,提供長達五年免稅優惠、土地租期可達70年,並於2013年1月31日陸續公布施行細則,包括申請及審核程序,以及外國投資者不准經營的項目名單、只准許和緬甸公民合資經營的項目名單、特許經營及須環境評估的項目名單等均有明文規定。至於外資在緬甸投資可獲得的稅負減免,整理如表二。

表二、外資在緬甸可獲得之租稅減免優惠


所稅得優惠
  • 任何生產性或服務性企業,從開業的第1年起,連續5年免徵所得稅。
  • 產品外銷出口所得利潤,可獲得至多50%所得稅減免。
  • 企業確屬必要並在國內進行的研發費用,可從應徵稅額中扣除。

投資減免

  • 企業如將所得利潤作為儲備金,並在1年內進行再投資,其所獲得的利潤可被減免稅收。

關稅優惠

  • 開辦期間或是經核准的增資及擴大,進口的機器、設備、儀器、機器零配件、備件和材料,可減免關稅或其他國內稅。
  • 完成建廠後3年內生產所需之進口原料,可減免關稅或其他國內稅。

商業稅優惠

  • 生產供出口之產品,免繳商業稅。

資料來源:經濟部

過去緬甸使領館不願對台灣文件進行驗證,使台商無法以台灣公司名義直接進行投資,多數都是經由第三國或利用當地人身分前往投資。直到2013年台商終於可以直接投資緬甸,但因緬甸未在台灣設使領館,故台灣公司所準備之申請文件,可以不必經緬使領館驗證,就可直接向緬甸的「投資暨公司管理局」(DICA)送件。不過,很多台商為了減輕稅務考量,還是會選擇先在與緬甸簽有避免雙重課稅協定的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設立公司,再向緬甸提出投資申請。

比較東南亞生產基地的勞動薪資,中國目前平均每月工資約450~500美元水準,越南和印尼市場工資可以打個7~8折,相對來說緬甸人工便宜,且吃苦、老實,是吸引台商評估設廠的重要原因。目前緬甸工人的每月工資介於100至200美元,白領至少要200至300美元,企業每年一般核發一個月年終獎金。依據工廠法規定,一般工作每日工作時間不可超過8小時或每週不可超過44小時,但若因技術理由,必需連續生產,則每週不可超過48小時。星期天視為每週假日,若要求勞工假日加班,除要付給加班費外,有權在2個月內補休假。整體來說,緬甸的勞工薪資在東南亞地區還是有相當競爭力。

不過,緬甸勞工部有意在2014年度將最低基本工資調高為約每日4美元,而且緬甸仰光的薪資近年上漲最多,自2012年緬甸國會補選以來,從每日薪資4美元漲至5美元,預計未來三年將漲至8美元。

投資前先停看聽:基礎建設缺乏、金融體制落後、政治影響宜留意

雖然有上述優點,但是投資緬甸不能光靠一頭熱,有幾項重點不能不仔細評估。首先是緬甸的基礎建設不完整,缺乏電力之外,外資企業的水電租金費用及成本皆須以美元計價,是內資企業的2至3倍。在土地租金價格飆漲之下,仰光精華地段的土地取得成本,甚至已經高於曼谷。儘管緬甸政府已徵收高額交易稅,來抑制仰光地價,但因成效不大,若台商欲前往緬甸設廠,需有熟悉的人脈,能夠尋找擁有土地的當地企業合作為佳。

再來是金融業體系落後、現金交易盛行、自由化進展緩慢,緬甸目前貸款利率高達13%,政府計畫推出儲蓄保險計畫,以壓低利率,但仍需要觀察。目前外國銀行還無法進入緬甸,外國投資人必須和有緬甸銀行夥伴的本國銀行合作。

最後是即將到來的2015年大選,這將是緬甸政治改革後的第一次重大測試,被解讀為「執政黨對抗翁山蘇姬」,但無論哪一方取得執政大權,企業主要關切的是緬甸與國外投資、基礎建設、金融與貨幣規範,而緬甸政府如何處理它的國際角色,也是關鍵因素。政治環境因素會不會減緩產業的開放程度,也是台商前往緬甸投資前要列入考量的重要項目。

 

備註

  1. 請參考《經濟日報》2014/08/22報導:「電電公會攻緬 要設工業區」。

 


Facebook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