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反創新社會透視           
 
台灣人才外流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5.04.22
面對來勢洶洶的「紅色供應鏈」還有大量挖角,科技業的大老闆們今年以來可能都睡不好覺。但是與其擔心人才外流所造成的損害,科技業者們不妨用更正向、宏觀的角度來思考:只要台灣是一個能夠實現夢想的好環境,自然就能夠吸引好的人才留下來一起打拼。

台灣科技業今年最關注也最懼怕的趨勢,就是中國正在建構的「紅色供應鏈」。從手機、平板、電腦到液晶顯示器、電視、網路伺服器和各種網通設備,從上游的零組件到下游的品牌行銷,整片的產銷體系已經蓄勢待發。在此一趨勢下,先別提台灣品牌在其中能卡到多少市場份額,恐怕連代工訂單都將面臨本土陸商的激烈競爭。

訂單爭奪戰還沒開打,人才挖角戰早已悄悄開始。這幾年來,許多台灣高科技業的中高階主管紛紛「帶槍投靠」對岸陣營;也就是說,人家挖角的對象並不只有一個人,而是整個團隊。轉眼之間,兩岸的技術差距一下子就拉近許多,再靠著在地的市場優勢,台灣廠商自然越來越難競爭。該怎麼擋?能擋多久?很多老闆們心裡恐怕都沒個譜。

其實,不管是產業鏈轉移或者人才流動,台灣都曾經是其中的受惠者。台灣第一代的資訊科技業,靠著幫美國的電腦廠商如IBM、HP代工逐漸壯大,養出了宏碁、仁寶等大廠;後來看準了科技業的分工趨勢,台灣又成功在半導體、LCD乃至於太陽能產業中搶得一席之地。那是台灣科技業的黃金時期。

第一波人才外流 對台灣貢獻更大

以後見之明來看,能夠成就這段黃金時期,部分得歸功於眾多台灣學子留學美國後,在產、研、學各界牽起的千絲萬縷人際網絡。早期優秀的理工科大學生畢業後的第一志願,就是前往美國繼續深造,進而在當地就業或繼續學術研究。當美國的產業需要尋找成本更低的生產基地,而台灣也尋求產業升級機會時,靠著這些人的穿針引線,雙方一拍即合。雖然這些人沒辦法一畢業就留在台灣貢獻,但沒有人會覺得這是人才外流,因為他們出國後對台灣的貢獻反而還更大。

風水輪流轉。與過去類似的是,台灣的勞動成本也高到大型製造業必須外移的地步,首選之地當然就是鄰近的中國大陸和東南亞;但與過去不同的是,中國是個比起美國、歐盟都毫不遜色的大市場,而他們更不甘於只扮演接單生產的角色。換句話說,過去台灣和美國之間那套遊戲規則,現在已經不適用了。

人才永遠跟著商機跑。以前大家搶著往美國跑,都是為了實現功成名就的「美國夢」;只不過現在功成名就的希望轉移到「中國夢」罷了。論薪水,一向擅長成本控制的台灣廠商很難與闊氣的中國廠商競爭;論機會,台灣廠商看的是下兩季的大廠訂單,但中國廠商看的是十億人口的大市場。好的人才會怎麼選擇自己的職涯,答案其實顯而易見。

打造良性環境 自然就能留住人才

那麼,台灣廠商就只能坐以待斃嗎?那也未必。看看中華職棒的例子。過去三十年內,中華職棒曾經歷過兩聯盟分裂以及多次簽賭風波的重擊,不但有許多明星球員因涉賭而從此離開球場,年輕球員也不願意加入中華職棒,球迷進場的意願也十分低落;但近幾年來新加入的球隊一改過去因循苟且的作風,用更活潑、更具話題性的行銷手法來推廣職棒,也願意替表現傑出的球星大幅加薪;最重要的,是健全整個職棒聯盟的管理制度,像是一、二軍分級、季中選秀還有開放高中生加入等等。於是球迷漸漸願意進場看球,優秀的學生球員也願意留在發展,球賽的水準越來越高,球團也更願意砸錢投資,形成一個互蒙其利的正向循環。

這也是台灣廠商可以重新思考的方向。我們不能被動地期待大環境自己變好,又或者費盡全力只為了擠進某條供應鏈之內。與其關心如何防範人才外流,不如思考如何創造能讓人才安身立命的「台灣夢」。例如鎖定某項關鍵技術,做到世界級的水準,讓想要採用的人都得來到台灣;或者鎖定某個規模不大,但是有發展潛力的終端品牌市場,花個幾年時間等它開花結果,同樣能成為一方之霸。

在全球化的時代裡,沒有任何企業或國家有辦法阻止人才流動,台灣作為曾經的受益者,應該更加了解其中的意義。因此,在人才上,台灣大可不必把中國廠商當作可怕的競爭對手,只要這是一個能實現夢想的地方,自然會有好的人才願意留下來。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