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PE 專欄
《專利管理系列之三十四》
3D一出 萬夫莫敵?

作者╱IH資深專利工程師 黃琴文

2011.05.17

作者簡介
琴文

現職:
現任某大電子公司資深專利工程師

學歷:
美國Franklin Pierce Law Center智慧財產權碩士
台灣大學電子工程學研究所

3D,就像iPad一樣,真的不是什麼稀奇的技術,但是能夠貼近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就是好產品。業務、研發與專利三者其實密不可分,業務或許較能貼近消費者需求以及未來幾年的產品趨勢,而研發人員了解的是體現idea的技術細節,IHPE能夠做的是讓idea發揮到極致,但是如果這個idea先天不足,IHPE有時也無能為力。

雖然3D電影一點都不新奇,但最近有一部由中國古典小說改編的3D電影,硬是搶盡了所有電影的鋒頭,上映未久便狂賣1.5億!

全球第一部3D情色電影,免不了引發鄉民們的熱烈討論。不過,看倌的評價十分兩極,有的說,它是一部喜劇,因為它的梗太過誇張,讓人看了之後不禁噴飯,有的則說,它是一部悲劇,看完後久久無法釋懷,而更多網友走出戲院後大罵被騙,因為3D的焦點全在刀、槍與血,但誰要看這些。

3D,就像iPad一樣,真的不是什麼稀奇的技術,但是能夠貼近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就是好產品。猶記iPad剛面市時,媒體撻伐之聲不絕於耳,說iPad只是iphone的放大版,如今卻吸引業者們競相投入平板電腦的開發。

誰不希望能推出像iPad一樣的搶手貨?但是消費者的心實在是變變幻莫測。誰又不希望經手的專利有一天能禁得起考驗?專利佈局對於IHPE而言,正是個難以預測又沒有正確答案的考驗。

雖說專利與產品不一定劃上等號,但是專利依照大部分國家的規定必須在產品面市之前提出申請。而為了出貨而專利的產品,確實比較貼近消費者,在10年甚至專利期即將屆滿前更有機會展現其專利價值。
IHPE始終要面對專利質與量的兩難,一方面希望擁有萬馬奔騰的氣勢,又怕這千軍萬馬只是老弱殘兵不堪一擊。而質與量的兩難,似乎是各個企業的必經過程。

密密麻麻的專利分析與策略佈局、刊登在媒體上的專利數量較勁、又或是乾脆將獲證的證書砌成一面專利牆,如果企業主重視專利,如上所述的戰力展示似乎俯拾即是。

每年各國智財局都會公佈去年的獲證統計數字,雖然專利數量是個戰力指標,但是在追逐數量成長的過程,也可能造成企業專利品質停滯不前的絆腳石。

IHPE苦惱專利佈局方向是否正確,苦惱著專利數量與品質的均衡,苦惱著手上可用的子彈太少敵人太多,一不小心就亂了陣腳。為了衝刺專利量訂績效發獎金樣樣來,短時間或許看到了構想排山倒海而來,但仔細一看卻是毫無章法的東拼西湊。

那麼,獎金要不要繼續發?當然要,有錢能使鬼推磨,如果沒有適當的獎金制度,已經被工作折騰到筋疲力竭的員工不會想要投入專利這條額外的生產線。

把專利當績效嗎?不得不提的結果,可能導致更多天馬行空缺乏技術細節流於急就章的構想,得花費更多的人力資源來過濾與篩選。

定期舉辦研發會議提升專利質量?圍繞著熱門技術的研發會議未必對於專利質量提升有幫助,如果對於熱門技術涉入不深,即便想要集思廣益,也未必能撞擊出火花。

很多企業內部都有發明大王,但是發明大王所產出的專利和公司重要產品的連結關係又是如何?漂亮的統計數字讓人目眩神迷,但是數字背後的真相有時更讓人膽戰心驚。

 要提升企業專利的質與量,不是光靠發發獎金就可以湊合出來,也不是規定研發人員每年固定申請件數便有實際作用,更不是定期會議就可以解決,平日靠幾個發明大王撐撐場面,等到訴訟一來,一切都真相大白。

業務、研發與專利三者其實密不可分,業務或許較能貼近消費者需求以及未來幾年的產品趨勢,而研發人員了解的是體現idea的技術細節,IHPE能夠做的是讓idea發揮到極致,但是如果這個idea先天不足,IHPE有時也無能為力。
這些鼓勵研發的手段有時有如雙面刃,過猶不及,或許企業主必須先捨棄追求專利數量的價值迷思,再談專利品質的提升。看看自己的產品屬性定位與生命週期,站在競爭對手的立場上反思自己專利佈局的漏洞在哪裡。

 大家都想要創造出如iPad般讓消費者耳目一新的產品,也想模仿蘋果公司在推出產品之前便全面佈局與產品相應的專利,回頭想想,產品與專利之間的距離如果太遠,再多的手段也是枉然。

很多電影都訴求3D,但顯然3D並不是電影叫不叫好賣不賣座的主因。專利,也不是什麼特效藥,在產品貼上再多專利申請號,消費者不買單也是白搭。


Previous Page
IHPE Index
Issue 46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