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期
2016 年 10 月 19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 訂閱電子報  
 
重複且專有的說明書記載限制了claim範圍 (GPNE v. Apple案)
蘇之勤/北美智權專利工程研究組

樹大招風,大公司像是Apple Inc. (Apple)三不五時就會被告侵權,明星產品例如iPhone更是炮火的主要目標,而這次的判決是Apple成功躲掉索賠九千四百萬美金的官司。原告GPNE Corp. (GPNE)拿U.S. Patent No. 7,570,954 (954)以及U.S. Patent No. 7,792,492 (492)控告Apple的iPhone與iPad侵權,地院判決Apple未侵權,GPNE上訴至聯邦法院[1],最後法官維持原判,Apple並未侵權。

系爭專利954與492的技術是有關雙向傳呼系統,其中的傳呼裝置不僅可以接收訊息,也可回覆並送出訊息,因此,GPNE認為在GPRS以及LTE資料網路中運行的iPhone與iPad對系爭專利構成直接侵權。

判例中的代表claim是954的Claims 19與22以及492的Claim 44,而這二件專利的所有claims都把網路中的裝置定義為「節點(node)」,這是通訊領域中常見的上位化手法,就像是通訊專利中常用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WTRU)來代表無線電網路控制器、基地台等裝置。

把特徵上位化是撰寫專利的基本常識,但上位化後的範圍依然需要其他基石支撐,不然很容易就會被打回原形。如前所述,系爭專利954與492在claims中都使用節點(node)這個字,此外,其claims中亦無對node應為何種裝置進行進一步的定義,相反的,在這二篇專利的說明書中,完全沒有記載節點(node)這個字,而是以「pager」以及「pager units」貫穿全文,判決文中指出這二字在說明書中出現超過200次,且除了摘要以外,說明書重複地且專有地用這二字做為系統中的裝置,所以地院認為系爭專利的node要被解釋成pager。

這個claim interpretation (專利申請範圍解釋) 是個關鍵,因為原告GPNE原本預期node會被解釋網路中可以傳送與接收資訊的「裝置」,結果被地院判定是「pager」,如果被解釋成「pager」的話GPNE自然就沒戲唱了,所以GPNE在trial時試圖說服法官還有陪審團iPhone與iPad可以是「pager」,結果可想而知,這說法太牽強了,被打了回票。

在CAFC的上訴中,GPNE主要爭辯二個議題,第一點是地院把node解釋成「pager with two-way data communications capability that transmits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on a paging system that operates independently from a telephone network」是錯誤的,第二點是地院讓陪審團解釋「pager」的意義有違O2 Micro案[2]的case law。(本文只討論第一點)。

第一點中,GPNE把爭議拆成二個面向,首先當然就是node不該是pager,再來是「operates independently from a telephone network」之解釋是有誤的。GPNE認為claims中沒有任何東西要求node一定要是pager,雖然其承認說明書pager多次出現,但強調說明書中仍有node應該被更廣義解釋的證據,例如說明書記載在複雜資料網路中,node是具有影像顯示以及手寫板功能的裝置,GPNE甚至把母案的claims用詞paging system與paging unit也搬出來做為輔佐。

依據Phillips案,claim用字應被給予通常與慣例的意義,也就是對於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發明的時間點所具有的意義,此外,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閱讀claim用詞時不應該只看爭議用詞出現的特定claim,而是應該檢視說明書等全文。法官同時也以VirnetX案說明當專利多次且一致地以特定方式描述一個claim用詞時,則依據該描述來解釋該claim用詞是適當的。除了前述說明書多次出現表示node的pager以外,GPNE在專利申請的答辯過程中,也是把node當pager來進行反駁說明,換句話說,審查員拿具有pager的引證案來核駁系爭專利時,GPNE並沒有否認node不是pager,而是以引證案未教導預定請求系統作為答辯理由(如下圖所示),這也讓法官以inventors Rule 131認定答辯歷史支持node為pager之解釋。


來源: USPTO

至於第二點,GPNE認為不該由說明書中「Thu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wo-way paging system which operates independently from a telephone system for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users.」這句而在claim解釋時增加「operates independently from a telephone network」的限制。

乍看之下好像是有些申請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禁語「the invention」在搞鬼,但其實不然,系爭專利講白了就是說明書內容過於侷限,而GPNE自己也承認該段內容是描述整個發明的總結句子(summation sentence),加上答辯歷史中也同樣多次提到相同的結論,所以CAFC法官認為地院這樣的解釋是正確且合適的。

其實某些patent profanity需要特別注意避免而某些則是不用過度反應,例如這裡的「the invention」或常見的「the present invention」,有申請人以為寫了就自我侷限了,但許多判例的結果是這些字眼並不一定會帶來限制,例如UNWIRED PLANET, LLC v. APPLE INC., Appeal No. 2015-1725 (Fed. Cir. July 22, 2016)這判例,聯邦法院撤銷了地院的未侵權的簡易判決,因為地院在claim解釋時錯誤使用「the present invention」來限制claim範圍。另一案例是Absolute Software, Inc. v. Stealth Signal, Inc., 659 F. 3d 1121, 1136-1137 (Fed. Cir. 2011),判決中提到「use of the phrase “present invention” or “this invention” is not always so limiting, such as where the references to a certain limitation as being the “invention” are not uniform, or where other portions of the intrinsic evidence do not support applying the limitation to the entire patent」,換句話說,是否限制claim的關鍵是說明書記載之內容,GPNE的說明書只能支持「operates independently from a telephone network」這件事,claim解釋時自然會被限制於其上。

備註:

 

作者: 蘇之勤
現任: 北美智權專利研發部專利工程研究組研究員
學歷: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
交通大學材料與工程學系學士
經歷: 法律事務所專利工程師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