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PE 專欄           
 
也談知識産權評議 - 只是換湯不換藥
Elent╱IH資深專利工程師,中國專利代理人
2014.07.01
編按:知識産權評議是大陸國家知識産權局(SIPO)近年所推動的項目,是指運用基於知識産權情報的分析挖掘和調查研究,來協助公共政策制定部門有效規避决策中的知識産權風險、實現科學决策以及幫助企業優化創新路綫,並妥善解决經營中知識産權問題的高技術服務活動。本文作者以中國代理人的身份,來談此一活動看法。

知識産權評議,聽上去感覺高大上 (高端、大氣、上檔次) 的一個詞,如異軍突起一樣,一夜之間,各地都在談。最近才知道,原來這是國家知識産權局 (SIPO) 內部各個司推動的,雖然叫法不同,但是大致都是指同一件事。據說保護司推動的叫「知識産權評議」,馬維野老師那邊推動的叫「專利導航産業發展」。總之,大體都是指綜合利用專利信息和情報這件事。用上海局領導的話說就是:「知識産權工作,既要有法理,要按規則辦事,又要重視專利信息的傳播和利用」。今年知識産權評議政府支持的兩大重點也是放在風險預判創新啓示兩塊。看起來,政府也在逐漸引導企業從重視申請到重視信息利用,並給與了很多的資金和政策扶持,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

 然而,很多人又在動這方面的腦筋了,緊密盯著政府補助金額,政府補助多少,一個知識産權評議下來,代理機構的報價肯定會高於這個補助金額,最終,這錢落入代理機構的口袋。

單從知識産權評議的重要性來說,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都意識到評議的重要性,經常舉的一個例子就是貴州微硬碟(Microdrive),幾個海龜 (泛指海外歸來的學者) 帶了幾件專利回來,說是先進技術,政府便幫忙聯繫銀行以提供資金扶持,共投入25億元人民幣;但是因爲他們與前公司的技術糾紛,以及侵犯日立硬碟專利,最後留下了87,000萬的虧損。從類似案例中可以看出,加强項目管理、事前避免損失還是非常重要的。

 但,具體到怎麽做,很多都以涉及到商業秘密爲由不對外透露。其實知識産權評議是很早就重視知識産權的那些企業內部,早就在進行的一個事務綜合,把立項、出口、防侵權等等情况都包含在裏面的一個大概念。具體到實際事務,還是要現實情况具體分析都可以。最近遇到一個瞭解中航商飛的朋友,他跟我說了具體的做法,我感覺做法非常熟悉。

具體到像是飛機,飛機涉及的部件非常多,怎麽去評議,首先要做技術分解,按照類似技術魚骨圖一樣的方法,把飛機包含的大部件,細分到大部件下面的小部件,更小的結構等等,逐點去評估可能會侵權的地方,不管是自己內部做,還是讓外部機構協助,都要有重點先後的逐步推進,所以針對每個報告,其實都是關於一個具體技術的詳細檢索、分析,發現可能侵權的專利,再進一步作出回避設計。

鎖定專利標本以後,就對這些專利進行技術、法律等等方面的詳細解析,這時候依賴任何的分析工具都是粗糙的,需要人工標引,做出諸如市場玩家申請專利的國別分布、專利技術細分、時間分布圖、侵權可能性、專利穩定性、規避可行性、技術重點和熱點、技術發展路綫圖、技術功效圖……等等;落實到具體的工作,其實是所有專利工作的綜合。例如,要了解專利檢索分析的各步驟,數據清洗、篩選、標引等等;要對各個國家的法律規定有瞭解,要會算届滿日等,這點對於判斷專利有效期非常重要;侵權判定,要知道侵權判定的規則和具體方法。談到具體做法,我相信很多人都似曾相識,十餘年前,富士康裡面就是以完全一致的操作模式在做了。

所以,揭開「知識産權評議」這個神秘的面紗,探究背後的具體做法,通過此文,希望更多人知道,原來是指的這回事兒,而不至於像我之前一樣,感覺知識産權評議非常高大上。看來,不管多麽高大上,事情還是那些。就像最近知識産權吵得火熱,在原來的專利代理人稱呼之外,又出現了知識産權分析師、知識産權規劃師、知識産權戰略諮詢師等等高大上的稱呼,真是換湯不換藥啊!

 

作者簡介:
作者Elent小姐大學主修材料化工,並取得碩士學位。畢業後曾任職富士康智權部門,後轉任專利事務所;目前為某大企業內部智權從業人員 (In-house IP),有十餘年專利從業經驗,具中國專利代理人證照資格。歡迎關注作者博客Elent職業生涯側記

 


Facebook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