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期
2017 年 10 月 18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電子報訂閱管理  
 
發展智慧家庭,台灣缺少的是什麼?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國際研調機構推估,全球物聯網市場將在2020年創造出3,620億美元產值,但若不能從中賺到錢,物聯網商機再大也和你沒有一點關係。智慧家庭實驗室講師林祐祺認為,接下來會有更多智慧家電在台灣推出,但是現在智慧家電在台灣缺少的是「情境」,你必須要說出一個很好的故事,有動人的故事才能吸引消費者,反觀現在廠商普遍的作法,只是將有加物聯網模組的家電多一成價格,再打包三年連網費用賣給消費者,沒有講出什麼吸引消費者掏錢的故事,產品當然賣不動!

根據國際研調機構推估,全球物聯網市場將從2015年的976億美元,在2020年後成長至3,620億美元,在2015~2020年間,智慧家庭將以50%的年複合成長率在成長。經濟部也設定目標,希望屆時能創造150家國內物聯網新創公司或事業群,帶動台灣整體物聯網產值140億美元。

完整的智慧家庭服務,應包含家庭安全、智慧家電、家庭照護、智慧生活、購物服務五大範疇,將所有服務串連起來成為智慧家庭平台。智慧家庭實驗室講師林祐祺指出,垂直應用要做得深入,並倚賴智慧家庭平台進行橫向串連,才能吸引用戶持續購買服務。若以台灣800萬戶家庭,滲透率25%來計算,每個月支出2,000元,預估110年台灣智慧家庭服務年產值可達新台幣480億元。

圖一、智慧家庭五大應用

圖片來源:林祐祺簡報

林祐祺指出,接下來會有更多智慧家電在台灣推出,但是現在智慧家電在台灣缺少的是「情境」,你必須要說出一個很好的故事,要能讓消費者覺得問題被解決,有動人的故事才能夠賣得動。要能讓消費者覺得問題被解決。反觀現在廠商普遍的作法,只不過是有加物聯網模組的家電就多一成價格,再打包三年連網費用賣給消費者,沒有講出什麼吸引消費者掏錢的故事,產品當然賣不動。

圖二、智慧家庭實驗室講師林祐祺

吳碧娥/攝影

電信商可擔任最後一哩平台

比起互聯網,物聯網需要更多實體服務的介入,現在很多智慧家庭產品根本不能DIY,相較於3C賣場和大賣場,電信門市訓練有素的人力資源與現場環境,更能支援物聯網的業務推廣,是一個很適合銷售物聯網產品的場域。不僅如此,用戶習慣付月租費給電信業者,電信商對於用戶資料的保密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台灣消費者的接受度比較高。若能由手機廠商做物聯網解決方案、電信商負責賣東西,強強聯手,各能發揮所長。

除了電信商外,保全公司和保險業者也是推動智慧家庭的重要角色。林祐祺認為,保全公司是一個能讓用戶信賴的服務提供者,像是中保集團推出的食衣住行娛樂生活服務平台「中保無限+」,主打智慧居家、智慧節能、智慧防災、智慧照護、智慧防盜五大服務,比較接近他心中所勾勒的智慧家庭平台。「中保無限+」目前已有4萬人使用,同時也正在積極拓展實體通路,計畫在今年底前完成50家門市。

保險公司則是穿戴裝置普及的推動者,不論在車聯網或是健康型保單,甚至結合家庭安全的產險保單、紀錄生活安全相關的傷害險保單,都是智慧家庭產業可以發展的新經濟模式。因為保戶生活得越健康、理賠就可以減少,只要保戶使用穿戴裝置紀錄健康資訊,就可以獲得保費或是現金回饋,像是Google Nest旗下的一氧化碳偵測器Nest Protect就和保險公司合作,安裝一個月後若正常運作,即可降低5%保費。

台灣智慧家庭發展困境

林祐祺直言,台灣要發展智慧家庭,還有許多待突破的困境,像是產品功能同質化、場景應用碎片化、產品可視價值(Perceived Value)不高、解決方案深度不夠、整體技術尚不成熟、行業目前人才不足,此外,用戶對於安全與隱私仍有疑慮。林祐祺以在業界的經驗來看,「七成的時間都是在做產品整合,剩下三成的時間想產品應用,應該要倒過來才對」。由於智慧家庭市場產品碎片化太嚴重,就算是大公司都可能隨時縮手不做,用戶根本不敢輕易下手購買產品。至於價錢太貴當然是阻力,會不會買單還是要看「能否解決用戶的問題」。

那要如何解決現在的困境呢?必須用智慧生活的框架來解決問題。智慧家庭各項產品之間必須「互通」,這雖是最基本的條件,但也是最大的問題。在產品設計方面,很多物聯網家電只能做到「警示」功能,但警示之後更重要的是數據分析所帶來的判斷與串連,多個單品可以組成系統,服務的串連極為重要。智慧家電必須讓用戶使用之後覺得生活更舒服了,否則何需都要連到手機上控制?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才是「物聯網」,否則只是「連物網」而已,無怪乎Google會說,智慧家庭應該以AI為核心,現在只能稱之為「遙控家庭」了!

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大規模的個性化

展望未來,智慧家庭的定義還是會不斷演進,涵蓋範圍將會越來越大,不變的是仍須以家庭和家庭成員為中心去發展產品,透過人機介面去解決問題,必須設計出讓各種人機介面可以很快融入的系統。林祐祺認為,第一代智慧家庭應該很難再賣得動了,下一代的重點是如何導入人工智慧,以及大規模的客製化、個性化,要比用戶更了解自己的需求。

這幾年物聯網發展下來,他發現廠商們越來越謙虛了,以前都需要去求別人,現在大家都會知道合作的重要性,物聯網廠商之間必須「捐棄成見、分潤共享」。智慧家庭的產業結構,包含零組件供應商、系統廠,以及線上線下通路業者,產業鏈裡的各家公司都應該不斷思考,有沒有解決問題?有沒有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回歸居家物聯網的核心價值,賣是安心、關心、尊嚴,還是虛榮心?設計產品必須回歸核心價值、說得出故事。除了使用上不能太困難,智慧家庭服務現階段還未能兼顧「大規模」與「個性化」,大規模的個性化才是未來商機的來源,一樣產品若能讓每個家庭都覺得符合「個性化」的需求,這樣的產品才有可能大賣。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