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期
2018 年 03 月 07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電子報訂閱管理  
 
AI全面來襲,台灣企業只剩10年可做準備!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隨著人類與機器愈來愈緊密協作,人工智慧(AI)創新也走出實驗室成為主流。2030年AI對全球GDP的貢獻將高達15.7兆美元。其中6.6兆美元將來自生產力的提升,而9.1兆美元則來自消費端。雖然自動化可能造成某些工作被機器人取代,但要到2030年代中期以後,工作受影響的情形才會明確顯現。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台灣企業只剩下大概十年可以因應準備!

自動化對工作衝擊 2030年代中期達到三成

為了評估自動化在2030年可能對各個產業勞工的潛在衝擊,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 Taiwan)分析全球29國逾20萬名勞工的工作任務和技術,就不同性別、年齡與教育程度,在2018年2月發布《AI 機器人真的會偷走我們的工作嗎?自動化對工作之潛在影響》研究報告,結果顯示自動化對工作帶來的衝擊分為三波,第一波是演算法帶來的衝擊(the algorithm wave),第二波是增強效益帶來的衝擊(the augmentation wave),第三波則是自主化帶來的衝擊(the autonomy wave)進一步檢視發現,自動化對工作衝擊的比例,在2020年代早期僅有3%是高度風險,到2020代年晚期已經上升至20%,2030年代中期則增加到30%。從目前較容易實現自動化的任務類型,以及各部門目前的就業性別概況來看,女性勞工可能會先受到自動化的影響,男性則會在第三波才感受到自動化對工作的衝擊(詳見表一)。

表一、自動化對工作帶來的三波衝擊

三波衝擊

工作受自動化衝擊的比率
(
累進)

女性工作受衝擊的比率

男性工作受衝擊的比率

演算法的衝擊
2020年代早期

3%

4%

2%

增強效益的衝擊
2020年代晚期

19%

23%

16%

自主化的衝擊
2030年代中期

30%

26%

34%

資料來源:PwC

資誠創新整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鏡清表示,雖然自動化可能造成某些工作被機器人取代,但自動化的新技術可望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且新的就業機會很可能會超出被機器人取代的工作。無論是從數位革命發展到現在,甚至是到2030年代,劉鏡清認為自動化都不會導致大規模的技術失業。

對於AI未來表示樂觀的不只劉鏡清,碩網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邱仁鈿在一場「人工智慧在台灣的應用實例與未來」分享會上指出,其實機器的能力早就超過人類,AI的確造成社會、生活不同的轉變,但AI不過是機器,人類仍是機器的主宰。邱仁鈿舉例,幾十年前工程是靠人工手繪圖,現在電腦繪圖誤差小又精準,不用說到高階的AI,就連計算機早就超越人類的演算能力,因此需要精準和精密的工作,本來就應該要交給機器。邱仁鈿認為,過去覺得很困難的問題,隨著各項技術進步會變得簡單,100年前人類可能因為感染感冒而死亡,就像現在癌症是令人害怕的疾病,或許不久將來只要吃藥就能康復。善用計算機、善用機器的結果,會讓人類的生活得到改善,房子越蓋越高、車子越做越安全,就連天氣、地震預測都能做到,我們的生活安全也得到更大的保障。

圖一、碩網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邱仁鈿認為,人類仍是機器的主宰。
https://scontent.ftpe8-2.fna.fbcdn.net/v/t34.0-12/28536541_2078802508802721_1824027110_n.jpg?oh=a06e01181158f5e318f95995c478b779&oe=5A9B7C38
吳碧娥/攝影

台灣企業只剩10年可做準備與轉型

儘管如此,對於台灣大部分企業來說,面臨轉型是無可避免的挑戰。劉鏡清強調,政府、企業、工會和其他組織都必須增加對教育和技能的投資,以幫助勞工能適應技術的變革。更重要的是,工作的總需求必須保持在高水位,以便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例如,可透過增加公共和私人基礎設施,投資在交通和住宅等領域。自動化和人工智慧將會一波一波迎面而來,更多資料分析及常規工作都會受到影響,人工智慧的技術日漸複雜,但台灣的企業和民眾至今仍沒有充分的警覺,其實大家只剩10年時間可做準備與轉型,企業要提早了解自動化帶來的風險和機會,才能預作準備。

除了自動化所帶來的工作風險,又有哪些產業是相對受惠的呢?在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182月所發布《抓住AI商機》研究報告指出,最具AI發展潛力的五個產業分別是健康照護業、汽車業、金融服務業、運輸與物流業,以及科技、通訊與娛樂業。

劉鏡清指出,AI影響的不僅是這五大產業,AI是有潛力從根本上顛覆各種產業及市場,並創造出新的創新服務和全新商業模式。我們已經親眼見證第一波數位化浪潮帶來的創造性破壞,隨著AI技術爆發,劉鏡清認為10年甚至5年後的市場龍頭,可能是過去從未聽說過的公司。相對的,現在最大的企業若未能及早因應,或改變得不夠快速,未來甚至會完全從市場上消失。

台灣企業如何抓緊AI商機?

因此,人工智慧是攸關企業生存與成功的重要關鍵,企業的當務之急是綜觀當前科技發展局勢和來自同業的競爭壓力,了解對手多久會追上來,而公司又該如何因應。接著,要找出自家公司能憑藉自動化和AI技術解決的痛點,分析現有AI技術開創出的革命性機會,並預見即將出現的產業變革。在決定因應策略的優先順序時,最重要的是規劃出欲自動化的關鍵業務流程,以及公司欲透過AI強化的決策流程。此外,公司也要隨時進行檢討,準備好面對AI與人類共事的工作環境,確保AI相關的人才、企業文化和技術皆已到位,並建立適切的治理與控制機制;身為企業領導者,在發展AI技術時,更要強化數位領導能力。

圖二、人工智慧最佳運用四大步驟

資料來源::PwC

劉鏡清強調,AI不僅只是推動自動化發展或加快現存流程,最大的商業潛力是「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明日的市場霸主,現在很可能正在研究各種AI機會並研擬對策,台灣企業必須釐清AI對公司、產業和市場的影響,把握有限時間運用AI放手一搏,在產業中占有更重要的一席之地,變得比過去更強大。

參考資料: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