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期
2018 年 03 月 21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電子報訂閱管理  
 
川普任內連十禁:博通高通併購破局跟華為有什麼關係?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為了順利併購高通 (Qualcomm),博通 (Broadcom) 在3月12日才發表聲明,指出預計公司將於4月3日完成遷冊的動作,將公司註冊地遷移至美國;然而,就在同一天,川普 (Donald J. Trump)與博通CEO Hock Tan會面一小時後,即以美國總統的身份簽署了一項命令,以國家安全考量為由,禁止博通併購高通;由於事出突然,讓外界非常錯愕。其實,川普自2017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在短短一年多期間已禁止了10件外國投資者併購美國本土企業的案子。在這10件被川普明令禁止的併購案中,收購方為中國企業的占了8家,究竟是真的為了國安理由還是單純的害怕中國崛起?博通,身為新加坡企業,又願意為併購高通而遷冊美國,但仍然被川普「say NO」,這樣會不會反而助長了華為、中興這些中國通訊設備廠商的發展?

美國總統川普自2017年1月20日上任以來,在短短一年多期間已禁止了10件外國投資者併購美國本土企業的案子。從表1可見,這10件併購案的技術領域林林總總, 占比較多的是半導體及無線通訊,但也有金融科技及創投等比較新形態的業種。值得注意的是,在10起併購案中,有8家收購者為中國企業,包括湖北鑫炎股權投資合夥企業、螞蟻金服、中國華信能源、中國忠旺、北京四維圖、凱橋資本、海航集團及TCL集團。

表1. 川普就任以來所禁止的10件外商併購美國本土廠商案列表

收購目標/技術領域

預期收購者

收購者國家

併購中止日

交易規模 (美元)

Qualcomm (高通)
(寬頻無線通訊解決方案)

博通 (Broadcom)

新加坡

2018年3月

1,170億

Xcerra
(領域:半導體測試)

湖北鑫炎股權投資合夥企業 (Hubei Xinyan Equity Investment)

中國

2018年2月

5億8,000萬

MoneyGram
(領域:金流)

螞蟻金服
(Ant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中國

2018年1月

12億

Cowen
(領域:投資開發)

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China Energy Company Limited)

中國

2017年11月

1億

Aleris
(領域:工業鋁擠壓、鋁擠壓產品)

中國忠旺控股有限公司
(美國) Zhongwang USA

中國

2017 年11月

11億

HERE
(領域:數位地圖、導航)

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avInfo)

中國

2017 年9月

3億3,000萬

Lattice Semiconductor
(領域:半導體)

凱橋資本(Canyon Bridge Capital,中資背景的美國私募資金)

中國

2017 年9月

13億

Global Eagle Entertainment
(領域:機上娛樂設備、內容、整體解決方案)

海航集團
(HNA Group)

中國

2017年7月

4億1,600萬

Novatel Wireless
(領域:無線寬頻解決方案)

TCL 集團 (T.C.L. Industries )

中國

2017年7月

5,000萬

Cree (科銳)
(領域:LED照明及半導體元件)

英飛凌 (Infineon Technologies)

德國

2017年2月

8億5,000萬

資料來源:Bloomberg News、各廠商;製表整理:李淑蓮;2018年3月20日

這些被下禁令的併購案幾乎都是美國外資投委會 (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CFIUS) 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而禁止的。 像在今年年初時螞蟻金服為了拓展市場,希望併購美國金流公司速匯金 (MoneyGram),就被CFIUS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主要包括:(1)對網路交易安全的疑慮、(2) 因為被併購的標的是金流公司,而金融交易的資料很容易洩露美國民眾的個資。

雖然,表面上是為了國家安全,但中國的官媒新華社曾就此事作出評論,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向中國施壓,以促使其幫助解決朝核問題,並在貿易和匯率問題上讓步,故當局加強對中資企業收購美國企業的管控」。且不管新華社的評論是否屬實,但自川普上任以來,確實禁止了不少中資併購美國企業。

高通、博通、華為之三角關係

不過,博通是新加坡公司,為什麼併購高通會牽扯到中資和國家安全的問題?綜合CFIUS及美國一些市場、技術專家的意見,他們對於博通的併購案的疑慮有以下幾項:

  1. 因為博通和高通分別在 WiFi及RFFE(RF Front End)產品上具有領導性的地位及高市占率,因此如果兩家公司合併,合併後的供貨問題即有壟斷的疑慮。由於兩家公司有不少客戶是中國的通訊設備商,加上之前高通將授權綑綁產品銷售的爭議,因此很容易引起中國商務部的反彈。

  2. 高通目前在5G領域技術及專利布局領先同業,擔心博通在併購後會削減在無線通訊技術上的研發支出,而讓如華為、中興等中國廠商、或是Ericsson及Nokia等通訊大廠有機可乘,迎頭趕上。

  3. 其實因國防安全考量,美國政府很久之前已經禁止美國電信業者銷售中國設備製造商生產的手機,或是採購其通訊設備,而身為通訊設備大廠的華為當然也是拒絕往來戶之一。然而,華為分別與博通及高通都有緊密的合作關係:華為的網路交換器就採用博通的晶片,而華為與高通在5G研發上更是緊密合作,前陣子才共同完成了5G  NR的互通性及發展測試 (Interoperability and Development Testing , IODT)。也許美方認為如果博通成功併購高通,會更容易挾帶中國製造產品進入美國市場。

其實,川普對「國防安全」的考量是可以理解的,這可以分兩方面來看。由於得到政府政策支持,中國企業在最近幾年不斷花大錢在研發投資及專利申請,不知不覺間,在不同領域已逐漸崛起,開始在市場占有重要地位,美國開始感受到壓力是很正常的。特別是在通訊領域,據彭博新聞的報導,華為在2017年的營業額達950億美元,是博通及高通營業額總和的兩倍。此外,最重要的是在專利上的投資,華為目前的美國專利數已經超越美國波音公司了,雖然還比不上Qualcomm或Intel,但過去幾年成長速度驚人,其美國專利數量年成長率都超過40%。

從專利看5G戰場

在未來的5G市場,最大的商機及利潤來源不是數以千百萬計的終端及局用設備,而是專利授權。理由很簡單,設備生產者眾多,但專利權人數量有限,所分到的餅當然也大許多;再加上專利權人不用在生產設備及行銷通路上投資,利潤也當然更豐厚。雖然,專利權人在技術研發、及專利申請與維護上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支出,但相對設備的生產製造,成本是相對低廉的。

圖1至圖4是不同資料來源對5G專利數的統計,圖1及圖2均是來自LexInnova,分別統計了5G三大領域中的前幾大專利權人,數據是2016年初獲得的。圖1及圖2中發現,高通持有之5G專利數量是眾專利權人之首,也難怪川普不希望高通被外來廠商併購,因為這對美國在5G的領導地位有很大影響。

圖1.  5G技術前三大專利權人 

圖片來源:European Leadership in 5G,European Parliament,2016

圖2. 5G三大技術領域中前五大專利權人

資料來源:chart © Telecom TV,data © LexInnova,2016

圖3及圖4是來自netscribes 一份名為《Top companies leading 5G development》的報告,這份報告於2017年11月出版,比LexInnova的報告晚了一年多快二年。Netscribes的研究報告指出,在2015至2017年間,5G相關的專利公開數成長了300%,從408件成長至1,637件(圖3)。由此可見各相關廠商於前幾年在5G技術研發上均投入不少資源。

圖3. 5G專利公開數 (2012~2017)

資料來源:Top companies leading 5G development,netscribes,2017 年11月9日

此外,報告又提到有31%的5G專利被6家廠商瓜分,三星以超過600件專利遙遙領先其他廠商,接下來按比例順序為Intel、Nokia、華為、Ericsson及中興通訊。值得一提的是,Netscribes所統計的時間點及技術範疇與LexInnova不一樣,所以呈現出的結果也是迥異;Netscribes的統計涵蓋了整個5G的生態系統。

可以明顯看出來的是,來自中國的通訊廠商華為及中興通訊在5G專利數量上有驚人的成長,華為甚至超越Ericsson,緊跟Nokia之後。從這些專利數據便可以了解,為什麼川普不斷阻撓中資企業併購美國企業,及為什麼華為在博通及高通併購案中,常常被提及。

圖4. 前6大 5G專利受讓人

資料來源:Top companies leading 5G development,netscribes,2017 年11月9日

 

作者: 李淑蓮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半導體科技雜誌(SST-Taiwan)總編輯
CompuTrade International總編輯
日本電波新聞 (Dempa Shinbun) 駐海外記者
日經亞洲電子雜誌 (台灣版) 編輯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