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期
2018 年 04 月 03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電子報訂閱管理  
 
港交所來勢洶洶,台灣怎麼留住生醫業?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作為蔡英文政府5+2產業創新計畫領頭羊的生醫產業,最近遭遇不小的亂流。過去只專注經營金融、地產等大型公司的香港聯交所,開始大張旗鼓招攬科技、生醫產業到香港上市。對於業者來說,有更多的籌資選擇方案固然是好事一樁,但對台灣生醫業籌資首選的櫃買中心來說,該怎麼做才能防止被香港挖牆腳?

「我們台灣資本市場最近的壓力很大!」在三月底所舉辦的「台灣生技資本市場新契機論壇」上,櫃檯買賣中心總經理蘇郁卿坦言,香港最近的一連串動作,確實讓他們不得不上緊發條,密切關注。「我們董事長特別指示,今天要多帶一點人過來,目的不是要聽我講,是來聽聽我們台灣的生技業者,對於櫃買的服務有什麼建議。」

本刊在前文(陸港通加持,香港交易所大力招攬生醫業上市)中就曾報導過,港交所正積極吸引科技業到香港上市籌資,而根據最新的動態來看,台灣的生技產業,正是他們亟欲招攬的目標。同樣在三月底,台灣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與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首先,港交所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資格審查小組,將邀請台灣的專家共同參與;其次,對於港交所上市條件中的臨床試驗認可機構,將在美國、歐盟、中國大陸等主要市場之外,再把台灣納入。換句話說,一家只在台灣進行臨床試驗的生技公司,如果能得到台灣本地的專家背書,未來一樣有機會到香港上市。

港交所制定新規,力圖拉攏台灣生醫業

圖1:財團法人櫃檯買賣中心總經理蘇郁卿

攝影:蔣士棋

往好的方面看,這代表台灣生醫產業的實力在國際上被認可,但對台灣自己的資本市場來說恐怕就不是好消息了;尤其從去年以來,許多在興櫃市場掛牌的生技公司紛紛選擇下市,不得不讓人開始質疑:台灣的資本市場,對於生醫產業來說,是否還有吸引力?

台灣自己當然不想挨打,尤其是中小型和新創科技業群聚的櫃買中心更是如此。蘇郁卿強調,自從2000年前後,櫃買中心就已經為科技新創企業設計了專屬管道:企業只要取得經濟部工業局的認可,即使沒有獲利,一樣可以在櫃買市場籌資。時至今日,生技業已經成為櫃買市場中不可忽視的主力產業。舉例來說,從2013年至今年3月底,生醫公司的上櫃家數就從不到60家成長至超過80家,佔整體上櫃公司的比例也已經超過10%(圖二)。「而且我們生醫類股的本益比、週轉率不只比香港好,在全世界評比也一直是前三名,」蘇郁卿補充,強調台灣的資本市場一直非常歡迎生醫產業。

圖2:2013年至今上櫃生醫公司家數與佔比

資料來源:台灣生技資本市場新契機論壇,2018/03/30

台灣支持生醫業發展,一直不遺餘力

資本市場以外,政府對生醫產業的支持更是不遺餘力。行政院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執行長林治華表示,2017年生醫產業的投資動能相當熱絡,總投資金額高達526億元,比政府預定的500億元目標還多,「其中有大約160億元投在生技新藥公司上,約佔總投資額的30%。」

換句話說,當香港還在修改上市規則時,台灣是從公司創立期的研發、製造、人才……等各環節,都打造了生醫產業需要的環境。在新創階段,有國發基金、台衫資本的協助,替新創的生醫公司解決資金缺口;從台北的中研院開始一路往南,有一系列的資通訊、精密機械、金屬材料的產業聚落,作為生醫業的後盾。今年五月,更可以看到國家生技園區落成啟用。屆時,台灣的生醫研發能量將會更上層樓。

在經營生醫產業的資本市場上,香港跟台灣比起來確實是後進者,但不可諱言的是,香港能帶給企業的國際能見度,台灣短期內也無法企及。當後進者來勢洶洶,作為領先者的台灣如果沒有辦法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方案,恐怕領先的優勢,早晚就會被超越了。

 

資料來源:

  1. 「台灣生技資本市場新契機論壇」會議資料,2018/03/30
  2. 港交所掛保證 加速讓台生技廠上市,經濟日報,2018/03/23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