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期
2019 年 11 月 27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電子報訂閱管理  
 
專利品質如何提升?先前技術掌握度、費用結構是關鍵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專利的數量指標,例如申請量、授證量……等,北美智權報的讀者應該都相當熟悉了;但專利的品質該如何定義、衡量,恐怕就莫衷一是了。然而,專利品質的好壞,卻對侵權訴訟、授權談判等維權活動至關重要。

對企業來說,不論技術研發的成果再怎麼亮眼,如果無法形成高品質的專利資產,商業價值難免被打折扣,企業持續投入研發、專利申請的意願也必然降低。這一點,對於執全球專利牛耳地位的美國來說,感受最為深刻。

即使無法直接定義專利品質,但從專利制度的運作狀況,還是可以得到一些有意義的觀察結果。根據USPTO的統計,在申請階段,包括第一封官函(OA)平均所需期間,以及審查平均所需期間兩項指標,在過去五年都呈現明顯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明顯的就是審查平均所需期間,從2014年的27.4個月減少至2018年的23.8個月(圖1),意味著美國專利的申請者,取得專利權平均所需的時間已經不到兩年,而且未來這個指標應該只會持續減少。

現在平均不到兩年時間,就能獲證美國專利

圖1:近年來美國專利審查所需時間變化

資料來源:USPTO

審查所需期間縮短,讓申請人可以及早取得專利,當然是好事一樁;然而,如果審查人員的能量沒有對應提升,專利的含金量就容易出現問題。從PTAB(專利初審與上訴委員會)的審理結果也不難看出,許多在法院據以提出侵權訴訟的專利,都在IPR(多方複審)程序中被撤銷確定。換句話說,有許多成功獲證的專利,其實一開始根本就不應該被核准。

如果審查人員因為種種因素導致把關不嚴,不但會使品質低落的專利量增加,連帶也會使專利制度的權威性受損。因此,今年10月底,美國參議院就舉辦了一場名為「如何防堵低品質」的研討會,請來實務界與學術界代表獻策。其中,有人認為應該加強審查人員對於先前技術的掌握能力,但也有人提出更大膽的觀點,認為專利品質低落其實歸因於現行的USPTO收入結構。

微觀面:審查時應參考更多先前技術

專利必須是一項前所未見的新發明,才算具備新穎性,而專利審查人員最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將申請標的與所有的先前技術(prior art)相比對,以確認新穎性是否存在。「雖然現在大家關於專利性的討論焦點都是適格性問題,但對實務來說,先前技術才至關重要,」Santa Clara大學法學院教授Colleen Chien發現,在非專利文獻(Non Patent Literature, NPL)的使用上,審查人員的採用比例只有13%,遠遠不及PTAB的41%,以及IDS的66%。換句話說,正因為審查階段對先前技術的掌握不夠全面,才使得後續的PTAB審理成為專利殺手。

「我們的審查人員,對於先前技術的掌握能力應該再加強,」由於技術研發已經是全球企業的主要活動之一,Crowell & Moring LLP律師事務所合夥人Teresa Stanek Rea指出,美國的專利審查人員也必須具備國際化能力,尤其是對非英文、非專利的技術文獻的熟悉度,更應該加強與外國專利局的交流。「一件專利之所以會在IPR被撤銷成功,就代表審查人員並沒有發現相關的先前技術其實是存在的,」Rea補充。

宏觀面:如何改正專利費用制度?

加強審查人員的能量固然有助於提升審查品質,但有學者認為,USPTO現行的收入結構,才是影響專利品質的主因。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法學院教授Melissa Wasserman指出,目前USPTO在專利業務上的收入分為三項:審查時由申請人繳交的審查費用、授證時由專利權人繳交的領證費用、以及維持階段的年費。在美國發明法案(AIA)頒布後,USPTO必須自負盈虧,而這三大塊收入,就承擔了專利業務85%的年度預算。

「現在的USPTO愈來愈仰賴授證還有年費的收入來源了,」Wasserman分析,2016年時,一件美國專利的審查成本大約是4,200美元,但在審查階段所收取的審查費用,即使是大企業也只有1,600美元,根本入不敷出,必須靠授證和維護年費的收入才能打平,甚至產生盈餘。因此,在財務壓力下,外界又對專利審查寄予年年提速的厚望,實在難以期待審查人員嚴審每件申請案。

因此,Wasserman認為,提升美國專利品質的釜底抽薪之計,是改革當前USPTO的收入結構。她建議提高專利的審查費用,使其能夠滿足審查的成本,並且同步降低領證費用。如此一來,USPTO對授證後的收入依賴降低,也才能更公正、更沒有壓力地進行專利審查。此外,Wasserman也認為,USPTO必須自負盈虧、甚至產生盈餘的政策目標也必須檢討。她特別以歐洲專利局(EPO)當例子,指出即使有審查、年費等收入,歐盟各成員國每年還是編列相當預算給EPO。「如果我們要求USPTO每年都要有相當盈餘,又怎麼要求專利審查維持高品質呢?」

正因為專利品質難以定義、比較,所以該如何提升或改善也是人言言殊,討論哪些作法才確實可行也是言之過早,但身為專利制度龍頭的美國都開始嚴肅關注專利品質的問題時,對於專利數量長期低迷的台灣、還有也正計畫提升專利品質的中國大陸來說,都該有不小的啟發才是。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