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期
2020 年 07 月 08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電子報訂閱管理  
 
盼了90年,台灣商標協會成立在即!
撰文: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攝影:唐銘偉╱北美智權 傳媒設計組

2019年下半年,國際商標協會(INTA)首次來台拜訪,也因為這樣一個契機,發現原來從1930年商標法公告到現在,台灣居然沒有一個正式的商標團體做為對應單位,這個讓商標業界一等90年的台灣商標協會,總算因此催生…...

圖一、台灣商標協會籌備會主任委員賴文平

2019年07月中旬,國際商標協會(INTA)亞太地區首席代表Seth Hays表達希望來台灣參訪的意願,這是INTA第一次來台的正式參訪,INTA是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全球性商標組織,由17個商人和製造商於1878年創立,致力於在世界各地推廣商標工作,並提供具有全球意義的教育計劃和法律資源。INTA成員來自187個國家、大約32,000名商標專業人士,其中包括大公司以及中小型企業,律師事務所和非營利組織的品牌所有者,也有政府機構成員及教授和學生成員。在去年10月,INTA亞太總部來台順利拜會了智慧財產局、台大法學院、工業總會,因為這個契機,讓台灣業界開始思考商標界是否該組織民間團體?若台灣沒有一個適當商標團體可與國際舞台對接,也無法延續未來的國際交流。因此由工總秘書長蔡練生簽署首位發起文件,成功號召37位發起人,以分享經驗、健全商標制度、促進企業品牌發展、優化商標代理執業環境、推動參與國際交流的理念,籌組了「台灣商標協會」(Taiwan Trademark Assoication,簡稱TTA)。

8/13舉辦成立大會,創始會員達161人

2020年3月,內政部核准籌組「社團法人台灣商標協會」,5月22日召開發起人會議暨第一次籌備會,產官學界均出席表達支持(請見圖二),當天並推選出王惠玲、何愛文、呂靜怡、李素華、林富傑、邵瓊慧、范國華、張中光、許鍾光、蔡瑞森、賴文平、賴文智、譚璧德等13位籌備會籌備委員,由賴文平為籌備會主任委員,台灣商標協會正式展開籌備及徵求會員入會的工作。

圖二、2020/5/22台灣商標協會舉辦發起人會議暨第一次籌備會

圖片來源:台灣商標協會籌備會

台灣商標協會籌備會主任委員賴文平指出,TTA一開始的會員招募對象,先鎖定從事商標代理業務者,還沒對外向企業招募,目前回應已經超乎想像。通常民間團體籌備期間能有30~40名會員已屬不錯,沒想到反應出奇熱烈,6月23日剛舉辦第二次籌備會確認創始會員,台灣商標協會將在8月13日舉辦成立大會,選出第一屆理事長和理監事,原本預估只要能容納40人的場地就夠了,結果吸引了遍布全台的161位創始會員,需要找到能夠容納超過百人的場地。因為台灣商標法公告至今90年了,90年來居然沒有正式的商標團體,籌備過程中深刻感受到大家對成立商標協會的期待。

成立台灣商標協會的三大需求

賴文平點出,台灣成立商標協會的第一個需求是與INTA做對接。日本商標協會(JTA)成立超過30年,成員約1000人左右;大陸的中華商標協會成立也有26年,一開始是大陸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直屬單位,2018年3月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脫鉤,現在業務指導單位為大陸國家知識產權局,是商標領域在大陸全國性的專業社團組織。以國際交流的角度來看,要提升台灣民間與官方在國際組織中的能見度,成立TTA有其必要。

圖三、日本商標協會組織結構圖

圖片來源:JTA官網

第二個需求是台灣要有正式的商標團體對接大陸。賴文平回憶,2006年兩岸發生很多商標搶註爭議,當時要溝通非常困難,蔡練生時任台灣智慧財產局局長,前往大陸討論阿里山茶葉商標搶註事件,當年出訪是用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名義,蔡練生回台後,認為兩岸還是需要一個商標的溝通平台,賴文平是第一個在大陸以《商標法》為博士論文的台灣人,蔡練生希望賴文平能籌劃兩岸商標平台。由於中華商標協會當時仍是官方組織身份,台灣民間團體不能直接和大陸官方組織簽約,最後由當時全國商業總會(商總)理事長張平沼在香港以「商務協調會」身分與大陸簽約,以此和大陸接軌。另一方面,商總也成立智慧財產委員會,由賴文平擔任主委,同時擔任香港商務協調會副會長。

2006年,兩岸舉辦了第一次的兩岸商標論壇,當年台灣官方出席代表,正是現今智慧局局長洪淑敏;因為大陸有商標評審委員會,等同於台灣的訴願委員會,因此還有經濟部訴願委員會主任委員游瑞德一同代表與會。從2006年起,兩岸輪流舉辦商標論壇解決了許多商標爭議,隔年在台舉辦的兩岸商標論壇,順利解決了「阿里山」、「日月潭」、「梨山」、「霧社之春」、「池上米」、「西螺」、「燕巢」及「古坑咖啡」等商標在大陸遭搶註的案件。

而在2013年張平沼卸任商總理事長後,因為2006年和中華商標協會簽約的主體是商務協調會,兩岸商標論壇便回歸原本的商務協調會,2014年之後商總就不再舉辦兩岸商標論壇,往後的兩岸商標論壇變成純粹的民間活動,兩岸的官員不再直接見面。

賴文平指出,兩岸商標論壇剛推動時成效很好,所有知名的個案爭議都是在兩岸商標論壇解套,雖然現在白手套功能式微,但近年來大陸修法後法制慢慢健全,商標搶註案件大致都已經解決,台商要尋求救濟管道不再這麼困難,不過台灣還是要有正式的商標團體對接大陸,未來台灣商標協會成立後,希望能成為和大陸溝通的第二個管道。

最後一點則是台灣國內需求性。賴文平觀察,台灣學術研究和實務結合不大,大陸法官比較習慣走入社會運動,到處去講課、說明法院的見解,解釋法院的審判標準和審查基準在哪裡;而台灣沒有這種風氣,原告被告上法院只能瞎猜,他認為台灣法官這種觀念應該改變;其次是學者的研究應該和司法、商標實務界結合,目前台灣商標代理人不用接受考試,任何人都能代理商標業務。政府機關也希望改革商標代理制度,將來能在商標法制定執業標準,在此情況下,也需要具代表性的民間團體進行統籌,不可能由智慧局逐一面對數量龐大的商標業者,這三大需求就是台灣成立商標協會的核心。

台灣商標協會期許成為小INTA

提及台灣商標協會的籌備過程,可說效率十足。原本INTA預計今年4月在新加坡舉辦年會,中華商標協會每年都帶領上千位大陸商標代理人參與INTA年會,台灣也希望能正式組團參加,但2019年12月才開始著手籌備,在時間壓力下,兩週內號召了37位發起人送件,預估2020年將有上百名台灣商標代理人參加INTA年會,只是沒想到今年碰上新冠肺炎疫情而停辦。

TTA經費來源包括來自各界的捐助款項、會員會費、政府委託案件和辦活動收入,籌備會期間已經募款新台幣125萬元,算是取得不錯成績。台灣商標協會在籌備階段已有161位會員,賴文平感性表示,民間團體的創始會員一下子要破百可說相當不容易,其實TTA收取的會費很低廉,重要的是建立台灣商標界的大數據庫,讓會員很容易接受到新的訊息、達到教育普及的概念,以後活動希望是限定會員參加,萬一經費不足,可在辦活動的過程中採取自費原則。

表一、台灣商標協會四大的核心任務

(一)、成立品牌管理機制,協助企業品牌管理降低法律風險。
(二)、成立學術交流機制,結合國內商標法學者,發展學術環境。
(三)、成立國際交流機制,與各國或區域相關團體交流拓展廠商視野。
(四)、成立商標法制研擬機制,適時提供政府建言。

資料來源:台灣商標協會籌備會

賴文平強調,TTA並不是職業工會,而是一個「小INTA」的概念。職業工會的會員只有代理人,TTA要更加開闊的視野,INTA剛開始是由17位想要保護自己品牌的商人所成立,後來陸續有律師、學者加入,到現在組織成員一樣還是多元化,理事會領導者大部分是企業廠商,而不是商標專業人士。雖然TTA一開始先以代理人名冊招募會員,希望以後有更多企業加入。未來TTA底下會成立國際委員會、兩岸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公益委員會等各項功能委員會,公益是TTA比較特別之處,要將企業經營的公益概念引進給會員,不是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而是更多的人文關懷。賴文平透露,今年10月TTA會舉辦大師講堂,講授國外比較特別的商標案例,未來兩個月會辦一次商標新知講座,預計以實體和視訊直播的方式同時進行。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