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期
2022 年 12 月 07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智權報   訂閱北美智權報  
 
《醫療科技專輯》
2025年全球精準治療市場前景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自2015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宣布精準醫療倡議開始,全球掀起一波精準熱潮,各國生技藥廠亦紛紛投入相關產品的研發,期待能在此浪潮中搶得先機。根據資誠PwC發布的《2022精準治療之發展現況與趨勢》報告,全球精準治療產業每年複合年成長約10%,產值將在2025年達到3,814億美元。在精準治療產業三大產業中,又以精準療法的市場規模占比超過八成,並帶動精準診斷產業及周邊服務產業。

數位科技帶動精準治療產業創新發展

早期的精準治療,是透過生物醫學檢測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法,以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然而,近年來隨著大數據分析、數位科技等技術突破,帶動精準治療產業的演變,2017年以後,美國、歐盟、日本及中國等國家陸續公布多項醫療用大數據、真實世界證據應用於藥物開發法規及指引,藉由法規推動及帶領,生醫企業陸續將精準治療導入醫療及藥物開發產業,現今全球精準治療產業包括精準療法精準診斷周邊服務產業,各領域已逐漸完善。

在精準治療產業三大領域中,最主要的是精準療法產業,其中包括標靶藥物、細胞與基因療法、核酸藥物及數位療法產業;精準診斷產業包括伴同式診斷及輔助診斷,周邊服務產業則包括基因檢測服務、資料庫服務及AI 藥物篩選/設計/開發服務。

表一、精準治療產業三大價值鏈

精準診斷

依產業範疇區分為產品/系統,涵蓋伴同式診斷、輔助診斷。伴同式診斷為針對特定藥物「投藥前」的診斷,藉以判斷患者是否適用該藥物;輔助診斷為提供醫師額外的資訊,以作為後續治療方針之參考。

精準療法

產業範疇為針對特定治療標的之靶向藥物,如標靶藥物、細胞/基因、核酸藥物和數位療法等。

周邊服務

產業範疇為透過基因體學、大數據分析或數位科技等資訊科技達到精準治療之服務平台,如基因檢測、資料庫服務、藥物篩選/設計/開發。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產業資訊組(2021.12)

近年來因醫療相關大數據累積及AI分析進步,醫療模式從傳統治療模式逐漸朝向精準治療發展,在分子生物學發展及定序技術、轉譯醫學與檢測技術精進後,精準治療從過去的標靶藥物開發,逐步邁向治療前先彙整患者的「伴同式診斷」做為標靶藥物選擇的依據,結合資料庫數據比對多人、多基因資料,找尋致病關聯性,以降低藥物抗藥性等不良反應與減少無效的處方和治療,賦予患者更有效及安全的治療選擇。

圖一、精準治療產業發展演進

資料來源:DCB 產業資訊組(2021.12)

根據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產業資訊組估算,2020年全球精準治療產業市場為2,275.6億美元,較2017年成長730.9億美元,2017~2019年複合年成長率為10.2%,預估2025年產值將達3,813.6億美元,2020~2025年CAGR為10.9%。精準療法產業為全球精準治療產業市場成長的主要動力,其2020年市場規模達1,925.1億美元,占整體精準治療產業市場高達84.6%,預估2025年將成長至3,228.5億美元,並帶動周邊支持產業呈現穩定成長,2020年精準診斷產業市場規模為93.2億美元,占整體精準治療產業市場的4.1%,預估2025年將達151.9億美元;周邊服務產業2020 年市場規模則為257.3億美元,占比11.3%,預估2025年將達433.2億美元(詳見圖二)。

圖二、2017年、2020年及2025年全球精準治療產業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The Business Research,GlobalData,各公司財報;DCB 產業資訊組(2021.12)

全球精準療法產業企業發展現況

截至2021年12月,全球共有401家擁有已上市或處於臨床研發階段精準療法產品的企業,其中又以標靶藥物布局最久,全球已有322家企業投入標靶藥物相關產品開發。近年隨著細胞及基因療法、核酸藥物等新興療法趨近成熟,全球企業逐漸將觸角擴展至新興藥品領域,共有54家企業投入細胞及基因療法的開發,並有25家企業布局核酸藥物開發(詳見圖三)。

圖三、全球產品處於已上市及臨床研發階段之精準療法企業

資料來源:GlobalData;DCB產業資訊組(2021.12)

受到法規支持度、技術成熟度、新產品接受度等因素影響,亞洲、北美洲及歐洲衍生出較多精準治療企業,分別有156家、134家及76家相關企業。

由於多數企業具有多年標靶藥物開發經驗,故標靶藥物仍為全球企業最主要的布局領域,各區域皆有近八成企業布局在標靶藥物開發。現階段全球各大藥廠多已投入標靶藥物開發,主要企業包括瑞士羅氏(Roche)旗下的生技大廠基因泰克(Genentech)、諾華製藥(Novartis),美國的艾伯維(AbbVie)及安進(Amgen)等生化藥廠。

在新興療法部分,北美洲國家在新技術發展及接受度皆領先全球,共有28家企業布局新興療法開發,其中細胞及基因療法、以及核酸藥物的公司各佔一半。在亞洲部分,由於法規支持和技術創新研發,日本為全球細胞療法先行者之一,亞洲國家也順應此波趨勢發展,共有32家企業布局細胞及基因療法,但亞洲布局核酸藥物開發的企業仍少,未來成長空間大。

另一方面,無論是開發精準療法或是精準診斷,皆需以大量結構化的數據做為依據,透過AI分析技術快速找到生物標記及醫學影響與疾病之關係,加速療法或診斷產品之開發。然而,資料庫建置與維護,以及導入AI分析技術都需要耗費龐大的人力及資金,大部分公司難以應付,因此衍生委託服務需求,周邊服務企業也隨之出現,包括資料庫服務公司、基因檢測服務公司,及AI藥物篩選/設計/開發服務公司,知名企業像是美國再生元製藥(Regeneron)、Tempus、illumina、奎斯特診斷公司(Quest Diagnostics n)、英科智能(Insilico Medicine)、Flatiron Health及Adaptive Biotech等。

2025年台灣精準治療市場規模將達536.9億元

台灣整體藥物市場多年維持穩定成長,雖然受到健保署管控藥價的影響,但隨著多項高價標靶新藥納入健保,及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高價新興療法持續進入自費市場,使得2017~2020年台灣整體藥物市場複合年成長率達7.3%,帶動了台灣在精準療法的市場表現。

根據DCB產業資訊組估算,2020年台灣整體精準治療市場規模為新台幣338.4億元,2017~2020年CAGR高達29.8%,預估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536.9億元,2020~2025年CAGR為9.7%。其中,2020年台灣精準療法市場約新台幣277.6億元,約占台灣整體藥物市場13.1%,預估至2025年,台灣精準療法市場將達448.8億元,2020~2025年CAGR為10.1%,在台灣整體藥物市場占比將提升至16.3%。隨著檢測診斷及大數據分析普及,2020年台灣精準治療周邊服務市場規模推估為37.7億元,精準診斷市場則為23.1億元;預估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分別達51.5億元與36.6億元(圖四)。

圖四、2017年、2020年及2025年台灣精準治療市場預測[1]

資料來源:IQVIA資料庫;DCB產業資訊組整理估算(2021.12)

資誠生醫產業共同主持會計師周筱姿指出,新冠疫情加速醫療端導入AI、大數據進行應用,依據資誠全球聯盟組織(PwC Global)的Strategy&發布的《2030未來醫療》(Driving The Future of Health)報告,未來醫療支出的結構重心,將從疾病治療延伸至疾病前的預防保健和治療後的照護。而在精準診斷、數位健康與預防保健三大領域的醫療支出占比,預估將從2018年的7%,成長到2030年的23%,顯示未來精準診斷、數位健康與預防保健將大幅成長,而傳統醫院服務和醫材藥品支出成長率,則會逐漸趨緩。

 

資料來源:

  1. 2022/11,《2022 PwC 精準治療之發展現況與趨勢》。
  2. 2022/11,《Driving The Future of Health》。

 

備註: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