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期
2023 年 07 月 26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智權報   訂閱北美智權報  
 
《專訪智慧局局長廖承威》-2
鼓勵及刺激新領域創新    提供企業全方位智財權資源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攝影:唐銘偉╱北美智權 傳媒設計組

相對於對岸早年直接大灑金錢補助企業申請專利,以便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專利申請量,其他國家多是以刺激及鼓勵創新為主,特別是在新興科技領域,而不是只重視量的提升。就我國智慧局為例,並不直接補助企業申請專利,而是提供了大量資源,協助企業了解前瞻產業趨勢、進行專利佈局、並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優質專利。

刺激高新領域創新

縱觀近期各國智慧財產局的政策趨勢,對於刺激新領域創新大致可分為兩個重點。第一是扶植資源短缺的群體,如中小企業、微型實體、少數族群及女性。除了在規費方面給予優惠,也提供許多輔導資源,使其充分發揮創新能力,並獲得妥善的保護。第二,積極與大企業或學研機構互動,例如製作國家重點科技的專利趨勢分析報告、提供一站式服務、提供加速審查方案、派駐人員深入交流等。智慧局局長廖承威表示,以上兩方面,智慧局一直都有兼顧,在他上任後也會持續深耕。

他表示智慧局一向致力於對中小企業提供輔導資源,有IP聯合門診及宣導服務,並辦理提升專利能量及價值說明會;在新創園區則有智慧財產權宣導、一對一線上諮詢說明會、營業秘密保護教戰實務座談會等;固定辦理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促進技術交流、媒合及專利商品化;對於新創產業提供常態性或客製化輔導,協助儘快取得質量俱佳的專利,以提升其產業競爭力。此外,智慧局所建置之跨國專利檢索服務平台「全球專利檢索系統」(GPSS)及「產業專利知識平台」(IPKM),更是免費提供予一般民眾及企業使用,協助國內廠商快速瞭解產業技術脈絡,進行技術研發與專利布局,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針對大型企業及產學研機構互動的部分,智慧局以領頭羊的角色,每年挑選國家重要政策相關之技術領域,提出專利趨勢及關鍵技術分析報告供各界參考。在2022年已完成元宇宙、半導體綠色製造、碳捕捉、碳氧化物觸媒反應器、天然氣伴隨氫能技術、化合物半導體功率元件、無人機之智慧飛控技術等領域之專利分析報告。

在2023年,智慧局配合國家持續推動「5+2產業創新」與「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擬定完成電網韌性、車輛智慧座艙、半導體廢棄物領域之關鍵技術分析報告。另針對特定領域進行產業輔導,協助其專利布局,在去年(2022)完成的有智慧醫療、鋼鐵產業碳中和技術,今年則鎖定精準醫療產業之機器手臂技術、離岸風力發電供應鏈、數位醫療新創產業、電動車零組件、生技醫藥產業等。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所提的關鍵技術分析報告均免費供廠商索取使用,相對於民間動輒數萬元的一份分析報告,對資源短缺的中小企業來說,助益良多。

智權教育往下紮根

相對於中、美、日,台灣的智權教育往下紮根力度比較弱,大部分只停留在高等教育的層面;但廖承威表示,這只是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其實近年來往下紮根的深度已逐漸加強。他表示:「作為國內智慧財產權主管機關,對於智財權教育的向下紮根也是我們一直試圖突破的部分,今年就有一個很好的機會。新北市教育局為鼓勵高中技職學校研發及申請專利,規劃了4年期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了開辦專利申請種子師資課程,及提供技職學校專利申請相關補助,讓高中職學校對於專利申請有更深入的瞭解。」

廖承威強調,透過這個計畫,智慧局可以協助規劃培訓各校專利種子師資,未來這些師資回到校園,種籽就會向下紮根,散播專利申請及保護的相關知識,藉此提升學生對於專利研發的興趣。如果與新北教育局的合作模式順利圓滿,未來智慧局也不排除建議新北教育局回訓機制中可擴及商標申請、品牌建立、營業秘密保護等種籽師資,讓未來技職高中的學生能在校習得更多元且與產業銜接度高的實務知識。

此外,智慧局每年均培訓大專校院學生擔任種子師資,組團至各地之國中小及高中職,以戲劇、遊戲等生動活潑之方式宣導智慧財產權;自2012年至2022年,共計辦理1,007場次,參與人數逾20萬人;而今年(2023)也將持續出團至30所學校進行宣導。

另一方面,教育部為使國人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意識向下扎根,積極推動中、小學智慧財產教育,以培育學生保護智慧財產權及適當運用科技、資訊與媒體之素養。

讓企業主及投資人看到無形資產的價值

對企業而言,申請專利的首要目的就是達到營運自由 (Free to Operate,FTO)。然而,當專利申請越來越多的時候,企業智權部門都很怕被歸類為只會燒錢的部門。的確,專利不管是平常在企業扮演護城河的角色或是在專利戰上作為武器,都不容易讓企業主或投資人看到其真正的價格。企業中成千上萬的專利可能只有少數有機會上戰場,那剩下的怎麼辦?是不是要一直維護?無形資產貨幣化一直是企業智權部門關注的課題。

廖承威認為已越來越多企業主看到無形資產的價格,因為許多台灣企業已從支付專利權利金轉而成為具專利實力企業,可與國外大廠交互授權,降低營運成本,甚至對外收取權利金。像是台積電、聯發科、華碩、宏碁等廠商都有亮麗成果與實力,這也可從台灣企業躋身國際標準必要專利(SEP)排名可以看出。

另一方面,台灣中小企業與新創公司也已開始重視專利與無形資產的價值,不再限於傳統訴訟用途的觀念。由工研院推動的「無形資產融資」4年來以來,已有超過25家廠商獲得3億以上的銀行融資,這都顯現台灣企業對於無形資產活化的觀念和作法有很大的轉變與提升。

廖承威建議台灣企業應多善用政府與外部資源,像是財團法人專利檢索中心工研院推動的IP Bank、資策會科法所全球專利檢索系統(GPSS),都是很好的智財權平台。特別是GPSS,具備完善專利分析與專利地圖繪製功能,讓業界可以自行產出專利布局報告;如果企業缺乏人力資源,也可委託財團法人專利檢索中心依據需求完成客製化專利布局報告,供其運用。

 

延伸閱讀:

 

作者: 李淑蓮
現任: 北美智權報總編輯
學歷: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北美智權報主編
半導體科技雜誌(SST-Taiwan)總編輯
CompuTrade International總編輯
日本電波新聞 (Dempa Shinbun) 駐海外記者
日經亞洲電子雜誌 (台灣版) 編輯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