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產業與經濟           
 
《2014兩岸專利論壇系列》
淘寶在台狂賣超過500億 兩岸電商埋下專利戰火種子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兩岸電子商務都在積極搶食網路購物這塊超級大餅,比拼營業額自然不在話下,兩岸的專利申請更是競爭所在。雖然現在大陸電商平台的商標侵權仍然氾濫,但已開始逐步加強智財保護及反侵權機制;而台灣受限於專利價值未能充分彰顯,被侵權時即使握有專利也很難獲得高額賠償,長久下來使得台灣電商企業普遍不夠重視專利,未來一旦面對智財糾紛,在台灣被告的危機其實早已潛藏……

隨著網路購物成為消費的重要趨勢,無論在台灣或是大陸,電子商務都是商機無窮。不僅如此,兩岸的電子商務也開始「你來我往」,光是中國淘寶去年在台灣的銷售額,市場推估至少超過500億元,如此龐大的金額實在不容小覷,近日更引發台灣財政部宣布要加強稽核逃漏稅。

網路購物徹底實現了電子商務的「消費無國界」,兩岸的電子商務發展及其帶來的專利權保護,當然是兩岸智財交流的重要課題。本刊先前就曾撰文點出阿里巴巴來台將對台灣網路業者造成的專利影響,本屆兩岸專利論壇也特地開闢專題,深入討論「兩岸電子商務專利權保護及經驗分享」。

大陸方面,目前電子商務呈現爆炸式發展,截至2013年底,大陸電子商務領域交易額達到人民幣10.2萬億元,年成長率29.9%,網購用戶達到3.12億人,比2012年成長26.3%。因為大陸電子商務的快速成長,直接從業人數也從2012年的190萬人,成長至2013年的235萬人,間接帶動的就業人員更是超過1,680萬人。

大陸電商平台 商標侵權行為氾濫

電商行業蓬勃不可能光只有帶動好處,連帶也衍生許多新的法律議題。根據中國知識產權局的調查,網路商店遇到的各類民事糾紛中,以知識產權糾紛最多,高達61.54%的受訪企業曾經碰過;更有76.92%的受訪企業認為有保護知識產權的需求。在移動互聯網的專利糾紛中,最受矚目的就是電商平台的IP糾紛,2013年有超過千萬件IP侵權投訴,每天被投訴的商品多達上萬件,顯見在大陸侵權行為仍是十分氾濫。阿里巴巴身為大陸電商龍頭,樹大招風不意外,2013年遭投訴的知識產權案件多達111萬件,其中商標侵權問題最嚴重,占所有投訴案的60%,專利權投訴也有三成,剩下一成則是牽涉著作權問題。

根據中國智慧財產權報統計,2013年大陸網路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到人民幣1.85萬億元,但在這個龐大的銷售額背後,網路商店販售侵犯商標權商品的現象依然存在。歸咎起來,不僅是網路商店的店主智財意識薄弱,連帶提供平台的電商,也因為提供侵權行為的溫床而被撻伐。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合夥人劉芳指出,電商平台多半認為只是提供平台,不負責內容審核,只會在被告知侵權行為後通知侵權店主,且無需承擔賠償責任。隨著SIPO、地方知識產權局逐步介入,電商平台開始制訂出各種侵權投訴的管理制度。不過,對於電商平台的對於店家的侵權行為應負擔起多大的責任,至今仍有許多待釐清之處,像是合理的通知義務應該到何種程度?如何建立投訴與反投訴機制?更重要的是,若要關閉店鋪相當於「訴前禁令」,電商平台相關負責的人員是否有足夠的專業判斷能力?執行程序又是否合理呢?

台灣電商申請大陸專利 應強調技術及結構

另外,會中有許多台灣電子商務業者關心,若在台灣已經取得網路的相關專利,是否也能到大陸成功申請到專利呢?對此劉芳認為,在台灣取得網路的專利,在大陸可能被認定歸屬於商業模式方面的專利,在2013年之前,大陸專利審查偏重於「保護客體」;但在2013年12月之後,大陸審查專利會偏向「創造性」的問題。因此在撰寫專利申請書時,不應偏向金融產品本身的商業訊息,而是要強調技術、結構的體現,如此一來在大陸應該也可順利獲得專利權。

台灣方面,中華優購總經理葉奇鑫以「與日俱增的台灣電子商務專利侵害風險」為題分享經驗,葉奇鑫從事電商已有超過八年時間,過去也曾經擔任過八年檢察官,在智慧財產權專組期間,經手處理過一些專利案件。

台灣電商企業專利保護意識匱乏

葉奇鑫坦言,台灣過去電子商務的專利表現不好,專利申請也不受到重視,台灣應該沒有一家電商公司有專門的專利部門,除非未來有任何一家公司被阿里巴巴一狀告上,電商的專利意識才有可能迅速崛起。

談起電子商務專利糾紛的起源,葉奇鑫舉美國網路購物巨擘eBay為例,因為早在2001年,被視為專利蟑螂的MercExchange公司,就指控美國eBay和其子公司Half.com網站上的「Buy it now」功能,侵犯了MercExchange擁有的兩項專利,雙方最終於2008年以和解收場。但此一案例過後,也開啟了電商公司頻遭專利侵權攻擊的開端。和其他行業相比,電商算是新興產業,eBay當初也是從被告開始體認到專利的重要性,並且積極展開各項專利佈局。

至於網路上的商業方法是否能申請專利?對此一直以來都有諸多的爭議,eBay當初也是奮鬥11年才拿到拍賣專利。許多人認為eBay此項拍賣專利可以涵蓋所有競爭對手的網站,是否會挾專利將競爭對手逐出市場,或是要求收取授權金,但eBay至今尚未採取任何動作。不過,由於美國eBay先前進軍大陸市場慘遭滑鐵盧,在大陸被阿里巴巴的淘寶打得很慘,eBay市佔率從一開始的97%到最後連1%都不到,現在換阿里巴巴有可能到美國發展電子商務市場,外界好奇eBay是否會以其擁有的拍賣專利展開逆襲?

電商智財保護 著作權搭配商標權

台灣電子商務原本就已經百家爭鳴,今年更特別的一點,是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等三大電信業者都開始挖角要從電信商切入電子商務,加上來勢洶洶的淘寶台灣網,電子商務往後的競爭只會日趨白熱化。葉奇鑫認為,威脅來自於未知,為了防範這些威脅,台灣電商公司必須了解競爭對手已經核准的專利,還有可能核准的專利,會對於本身帶來多大的影響。「專利檢索」加「迴避設計」,是防止不慎侵權的不二法則,電商公司應善用專利資料以減少誤觸「侵權」的損失,也可作為技術參照的來源。而電商公司在申請專利時,最重要的判斷依據是「市場價值」和「生命周期」,他預計未來三到五年,台灣電商還是會傾向利用「著作權」和「商標權」做搭配,「專利權」只是做為輔助,甚至要再三~五年才可能意識到專利的重要性。除非有人被告,電商的專利意識才會很快的崛起。

表一、科技與電子商業產業對比

一般性/科技產業

比較項目

電子商務

產品、或產品搭配服務

呈現方式

服務,以服務推升產品價值,或直接以服務轉換價值

  • 終端產品生命周期短
  • 快速佔有與快速離場
  • 上游核心組件生命周期較長
  • 可替代性技術發展迅速

特性

  • 大量數據收集、分析、應用
  • 流量為王
  • 轉換性高
  • 技術端集中在自有開發的系統架構,服務流程多被定義為單純的商業方法

多數直接利用「專利權」進行保護

法律保護

一般以「著作權」、「商標權」保護

多家獨立開發,技術整合的合作偏重於垂直的上下游關係,水平間存在的絕大多數為競爭關係

小結

不侷限於垂直或水平關係,技術基礎為開發工具的選擇,服務模式的差異性才是重點。

資料來源:中華優購

回過頭來檢討,電商產業對於專利申請重視度不夠是其來有自,除了電子商業是近年的新興產業,對於專利風險的意識沒有這麼充足,另一方面還是要回歸企業對於在台灣申請專利的價值認定。

曾有研究統計發現,在684件專利侵權的訴訟判決中,經判定侵權者共有115件判決,有569件並未產生確認侵權的判決,侵權訴訟成功率僅16.8%。進一步分析這115件法院判決,扣除了純刑罰的部分,共有96件判決有判決賠償金額,賠償金額最小值不過才新台幣3,695元,最高額的賠償金額則為792萬餘元,平均賠償金額為新台幣47萬9,393元。(註1

由於台灣和大陸對於涉及專利侵權的損害賠償金額偏低,絕大多數的判決都是小額賠償,不像美國法院的經驗與財經基礎環境都較為成熟,高額的專利損害賠償時有所聞,除了對專利侵權行為有嚇阻的作用,也能夠激勵企業申請專利作為自我保護機制。回頭看台灣,智財法院對於專利權人的保護相對不足,加上原告的勝訴率偏低,好不容易向智財局申請來的專利,一旦出現糾紛被智財法院判決專利無效的比率又高,這些都是台灣專利申請量開始往下掉背後的重要原因。

值得警惕的是,美國eBay面對阿里巴巴赴美搶市,手上還有足夠的專利可以作為防禦武器;阿里巴巴在台申請的專利從2014年起已陸續進入核准期,若台灣電商仍舊缺乏專利風險意識,未來若面對專利糾紛,台灣電商恐將因手無寸鐵,而讓公司暴露於高度專利風險中。

 

備註

  1. 資料來源:由訴訟談中華民國專利的價值

 


Facebook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