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產業與經濟           
 
送舊迎新:台灣專利界2014年回顧與2015年展望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4.12.30

在2013年底舉辦的研討會中,產官學界與會者曾經提出,我國智財戰略與現行的專利審理制度應進一步檢討(可參考北美智權報第99期文章《我國智慧財產訴訟法制亟需改革》),很快的一年又過去了,今年12月台灣大學法律學院、中華民國專利師公會再度舉辦「台灣專利審查與訴訟實務之檢討」研討會,針對2014年專利界發展與智財法院審查運作交換意見,智慧財產法院院長李得灶出席報告時,稱之為「台灣專利訴訟的年度體檢」,並和智慧財產局局長王美花一同對專利實務界的期許做出直接的回應。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院長謝銘洋

智慧財產法院院長李得灶 

智慧財產局局長王美花

中華民國專利師公會理事長蔣大中

在這場論壇中,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院長謝銘洋和中華民國專利師公會理事長蔣大中不約而同點出,行政院頒發的「國家智慧財產戰略綱領」不夠明確,顯見政府對於智財策略缺乏具體措施與作法。雖然智慧局過去已經很努力,但對於提升機關地位和獲得預算經費上,似乎沒太大成效,除非政府扮演領頭羊的角色,否則審查品質終將無法有效改善。

蔣大中指出,2014年一整年,行政院並未提出任何新的智財願景及政策方向,相關部會也只有執行「國家智慧財產戰略綱領」,令專利界非常失望,因為這份智財戰略綱領欠缺國際觀、前瞻性及開創性,對於智財法制及環境發展難有任何助益,即使確實執行,也很難期待有任何結果,加上由五個部會各自執行六大重點,分散了政府有限的資源,顯見行政院對於智財不夠重視,未來新的一年,也很難期待行政院有新的作為。

專利申請成長動能不足 申請案量下滑

蔣大中呼籲智慧局,應正視我國專利申請案成長動能不足的事實,雖然我國申請案只是微幅下跌,但是歐美及大陸的申請案仍持續大幅成長,這顯然是一項隱憂。此外,專利師公會也希望智慧局擴大審查人員檢索資料的工具與能力,這是提升專利審查品質必要的投資。

智慧局長王美花在報告中透露,今年的專利申請量的確下降,去年的發明專利申請案約4.9萬件,今年預計會落在4.6~4.7萬件之間。先前智慧局曾調查專利申請減少原因,首先是因為申請排名第一的公司申請量大幅減少(指鴻海),其次是財團法人及學校的專利申請量費用縮減,因為專利申請多了之後,後續維持的費用太高,在預算有限下,對於投入新的申請案趨於保守,王美花說,提升專利申請量將是智慧局明年初跨單位討論的重要指標。

圖一、2013年與2014年台灣專利申請數量

資料來源:智慧財產局,取自謝銘洋教授研討會當日簡報資料

縮短專利審查期間方面,11月底發明專利平均審結期間已降至33.74個月,平均首次通知期間為24.63個月,突破原訂35個月及25個月的目標值。2015年發明專利結案量將維持6萬件以上,2016年底待辦案件預計降至7.6萬件;平均審結時間也將持續縮短,明年目標為28個月,後年可降至22個月。

表一、2014年專利審查現況

平均審結期間

33.74個月

首次通知期間

24.63個月

待辦案件量

10萬706件

資料來源:智慧財產局,統計截至2014/11/30

2014專利無效比例降至三成 原告勝訴率仍偏低

當專利被侵權時,狀告智慧法庭是一種保護權利的重要手段,但被告可於訴訟中抗辯專利無效,此時智財法院會從專利的有效性來做出裁判。而根據台大學法律學院院長謝銘洋統計,無論是專利發明或是新型專利訴訟案件,「欠缺進步性」都是法院最常認定專利無效的原因

攤開過往的數據檢視,專利權人好不容易從智慧局手中獲得的專利,一旦發現遭受侵權提起訴訟,往往卻以敗訴收場(請見下圖二),若非智慧局審查品質堪慮,就是智慧法院的審查標準不利於專利權人。因此2013年底時,專利界對於智財法院的重要訴求,正是改善專利審查的品質與監督機制。

圖二、智財法院民事一審專利訴訟事件終結情形

文字方塊: 終結件數

終結件數

97年7-12月

98

99

100

101

102

103年1-11月

敗訴

8

59

89

85

76

90

51

部分勝訴

0

8

10

16

20

18

12

全部勝訴

1

3

4

7

4

8

5

原告勝訴率(%)(註1

11.11

15.71

13.59

21.3

24

22.41

25

資料來源:智財法院

智財法院審理專利侵權案件 宜多從權利人角度出發

以德國為例,專利法院審理的無效訴訟中,只有約33.59%的發明專利被判無效,而台灣專利無效的比率遠高於德國,根據智財法院統計,98年至102年這五年間,提出有效性抗辯的專利訴訟案中,權利無效的比率都超過六成以上。值得欣慰的是,去年專利實務界提出此問題後,確實獲得智財法院重視。李得灶指出,智財法院已重新檢討審理制度,2014年專利權人的勝訴率略微提高,法院認定無效的比率,也從去年的62.67%,大幅下降到31.75(請見下圖三)。

圖三、智財法院民事一審專利訴訟事件提出有效性抗辯情形
文字方塊: 提出有效性抗辯件數

提出有效性抗辯件數

98

99

100

101

102

103年1-11月

原告勝訴(含部分勝訴)

3

3

8

6

13

13.5

不侵權

15

19

17

13.5

15

29.5

侵權無效

32

46

41

44.5

47

20

權利無效比率(%)

64

67.65

62.12

69.53

62.67

31.75

未判斷

1

0

0

0

0

0

資料來源:智財法院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就是智財法院專利訴訟事件開始減少,今年前10月新收案件共1,109件,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3.57%。從99年至102年間,每年智財法院民事一審的終結案件都有破百件,但今年截至11月為止,僅有68件。蔣大中指出,專利侵權案件數量減少,並非侵權問題有所改善,而是權利人對於智財法院的裁判失去信心所致,這將會影響跨國企業來台申請專利的意願,也很難吸引高科技產業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因此,智財法院在處理專利侵權案件時,應多從權利人的角度出發,協助企業解決侵權的困擾,否則將會打擊研發的動機。

謝銘洋憂心,若台灣的法制環境不利於專利權行使,將會減損本國及外國發明人在台灣提出專利申請的意願,這對整體的產業發展是很不利的。不僅如此,國內的法制如不健全,專利權人也會缺乏在我國進行侵權訴訟的意願,像是美國、歐洲的法院判決,不只對於專利法的影響深遠,還會帶動實務及產業界研發活動。

技審官來源盼更多樣化 目標納入專利師

目前智財法院共有13名技審官,其中12名是借調,另1名為約聘,李得灶認同技審官來源多元化有其必要性,未來當借調的技審官回任時,每期釋出少數的借調名額,逐批漸進改為任用或約聘,目標是借調的名額縮減到三分之一,以任用、約聘方式取代;另一方面,智財法院將會繼續促成修法,放寬技術審查官的任用資格,至少要納入專利師。不過李得灶坦言,在修法完成前,只能以約聘制度遴選技術審查官,薪資待遇無法和業界相比,恐怕只有「不計待遇」的人才會願意加入。

展望新的一年,專利業界最期盼的仍是盡快改革專利師考試制度,台一國際專利法律事務所副總經理王錦寬指出,我國專利師考試內容不切實際,考科脫離專利實務太遠,讓業界對於報考興趣缺缺,隨著中國近十幾年成為崛起的「專利巨人」,若政府再不加快改變專利師考試的結構,以後要面對的是大陸上萬名的專利代理人,台灣的數百位專利師應如何自處呢?(可參考北美智權報本期另一篇文章《搶破頭:大陸專利代理人月薪上看三萬人民幣 考取秘訣報你知》)台灣的專利代理業務早已成熟,考試院應該加速專利師考試制度的改革,加強對於具實務經驗人才的選拔,最好是也能仿效會計師考試作法,保留考試成績。對此王美花回應,根據會計師、建築師資格考試的經驗,考試成績若分年保留,反而越難考上;智慧局已預定在明年初,就專利師考試問題進行跨部會討論。

 

備註

  1. 勝訴率=(全部勝訴+部分勝訴)/(全部勝訴+部分勝訴+敗訴)*100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