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產業與經濟           
 
淨水器專利占半,小米還是手機公司嗎?
李俊慧/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産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2015.07.16

「44 / 96=46%」。

估計大多數人很難相信,靠安卓 (Android) 定制系統起家、憑低價智慧型手機出位的小米,居然有近一半獲得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 (Utility Model patent) 與「水處理或淨水器」相關。不過,這就是小米專利家底的真實現狀之一。截止2015年5月25日,小米已累計獲得的專利授權中,包括42件發明專利、96件實用新型專利和102件外觀設計專利。其中,在99件已獲得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中,有44件與水處理相關。

小米公司儼然要成爲一家「淨水器」公司了。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609/mp18112953_1433816903021_3.jpeg
圖片來源

問題的關鍵是,小米爲什麽會這樣做呢?除去布局或建構所謂的智能家居生態外,小米是否還有其他考量?比如利用小米品牌溢價實現商業最大化?

事實上,小米堪稱是國內手機手機廠商中的「話題王」,與蘋果設計多次「撞臉」,美其名曰「致敬」;與愛立信在印度PK專利,自我標榜「成人禮」。

顯然,在這些「致敬」或「成人禮」的背後,其實是小米的專利家底太過單薄。那麽,小米的「專利底褲」到底有多短呢?小米現有專利積累真的經得起考驗或「拷打」嗎?
我們以國家知識産權局(SIPO)網站的統計數據爲基礎,從專利數量、專利結構、專利傾向及申請時間分布等多個維度,詳細看看小米的專利「家底」。

圖1. 小米、蘋果、愛立信專利實力對比
http://s.img.mix.sina.com.cn/auto/resize?size=560_0&magnify=0&img=http%3A%2F%2Fsinastorage.com%2Fstorage.csj.sina.com.cn%2F2397b5df785d150a526fd37ea77efa50.jpg

專利規模:小米遠遠落後於蘋果、愛立信

從圖1我們可以看到,小米與蘋果、愛立信在專利規模上的差距是相當「顯著的」。在專利檢索數上,蘋果是小米的1.3倍,愛立信是小米的2.4倍;在發明公布數上,愛立信是小米的1.3倍,小米是蘋果的1.6倍;在發明授權數上,愛立信是小米35.7倍,蘋果是小米的16.3倍;在實用新型數上,小米是愛立信的4.8倍,蘋果是小米的3.2倍;而在外觀專利數上,愛立信是小米的2.5倍,蘋果是小米的3.6倍。

顯然,與蘋果相比,小米僅有一項指標領先蘋果,即發明公布(公開)數。而與愛立信相比,小米全面落後於愛立信。

不可否認,與蘋果和愛立信相比,小米公司成立剛滿5年,遠比前述兩家公司更爲「年輕」,這也使得小米的現有專利累積稍顯不足。不過,從專利申請的趨勢來看,小米的勢頭還是比較「猛」的。其發明公布數 (已提交專利申請尚未授權的) 已經超過蘋果了。

圖2. 小米已提交而尚未授權專利之申請時間分布
http://s.img.mix.sina.com.cn/auto/resize?size=560_0&magnify=0&img=http%3A%2F%2Fsinastorage.com%2Fstorage.csj.sina.com.cn%2Fe6f7273a3a5f6a17d40bbc5d5f356f12.jpg

專利布局:小米2成功後,小米才加强專利保護

透過圖2,我們可以看到,從小米已提交申而尚未授權的專利申請來看,成立於2009年的小米,最早的專利申請發生在2010年。而小米在專利布局上的轉捩點發生在2012年,小米當年提交的專利申請首次破百,達成257件,該年度提交的專利申請爲前兩年申請總量的7倍之多。

事實上,2012年也是小米的成長過程中攸關重要的一年。當年發布的「小米2」成爲小米手機史上最爲成功的一款機型,小米2憑藉1740萬的出貨量,一度成爲國産手機中最爲暢銷的安卓手機。而自2012年之後,小米每年提交的專利申請保持年均200%的速度快速增長,2013年度的申請量是2012年的250%,2014年度的申請量是2013年的185%。

此前小米副總裁林斌曾表示,「2015年,小米的目標是2000件,2016年則是翻倍至4000件,2017年再翻倍達到8000件,這些全部都是專利發明,並不包括外觀專利」。

參考最近兩年小米專利申請的提交速度和增幅,林斌所言2015年新提交2000件專利申請,應該問題不大。但問題的核心是,小米有可能會陷入「爲了數量而數量」的專利保護和布局「歪道」。大量提交的未必會是與手機或通信相關的專利。

圖3. 小米已獲授權專利申請時間分布
http://s.img.mix.sina.com.cn/auto/resize?size=560_0&magnify=0&img=http%3A%2F%2Fsinastorage.com%2Fstorage.csj.sina.com.cn%2Fe6c59753aeef3248b354c450a319000e.jpg

透過圖3,我們可以看到截止2015年5月25日為止,小米已累計獲得的專利授權中,包括42件發明專利、96件實用新型專利和102件外觀設計專利。從小米已經獲得授權專利的申請時點來看,自2012年起,小米申請的專利也密集進入授權期。其中,發明授權數方面,2012年提交的是2011年的775%;實用新型授權量方面,2013年提交的是2012年的260%,2014年提交的是2013年的443%;外觀設計授權量方面,2013年體提交的是2012年的140%,2014年提交的是2013年的200%。

圖4. 小米已獲授權發明專利內容分布
http://s.img.mix.sina.com.cn/auto/resize?size=560_0&magnify=0&img=http%3A%2F%2Fsinastorage.com%2Fstorage.csj.sina.com.cn%2Fd29333b0e7e7068bf8d2bbfec1b0d04a.jpg

專利內容:淨水器、全新慧型設備成小米最新布局

從圖4可見,在小米已經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中,全面涵蓋「通信、訊號顯示、訊號、客戶端、充電」等領域,其中,裝置、終端等爲代表的手機相關專利占比較大。

圖5. 小米已獲授權之實用新型專利內容分布
http://s.img.mix.sina.com.cn/auto/resize?size=560_0&magnify=0&img=http%3A%2F%2Fsinastorage.com%2Fstorage.csj.sina.com.cn%2Fc9505a576bfd2b1f4143b805cd1d1dcd.jpg

從圖5我們可以看到,在小米已經獲得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中,涉及「水處理、終端、後蓋、耳機、鏡頭、手機、電視和插頭」等諸多個領域。

令人意外的是,與水處理或淨水器相關的實用新型專利占比較大。其當前已獲得授權的96件實用新型專利中,有44件與水處理相關。簡單說,小米不僅是一家手機廠商,而且似乎正在成爲一家「淨水器廠商」。值得注意的是,截止目前,小米官方尚未正式開賣「淨水器」,預計此品類會成爲小米近期重點推廣的産品之一。

誠如前述,小米在面臨專利積累的「數量之短」困境時,有可能已陷入「片面追求數量」的「歪道」,而從其已獲得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中水處理」相關專利占比高達46%,已露出「端倪」。

圖6. 小米已獲授權之外觀設計專利內容分布
http://s.img.mix.sina.com.cn/auto/resize?size=560_0&magnify=0&img=http%3A%2F%2Fsinastorage.com%2Fstorage.csj.sina.com.cn%2F8722d1f0bd2f7f160bb8012ea329267c.jpg

從圖6可以看到,在小米已經獲得授權的外觀設計專利中,所涉領域包括手機、記錄儀、電源、包裝、舒緩、淨化器、電視、音響、耳機、後蓋等諸多品類或配件。

其中,小米已經取得10件與「智慧型記錄儀」相關的外觀設計,除去手環外,還涉及「領帶夾」、「項圈」、「吊墜「、「項鍊」和「掛飾」等多種新款智慧型穿戴設備。相信這些尚未進入銷售期的全新「智慧型設備」,預計也會在下半年密集進入銷售期。

那麽,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面對蘋果、愛立信等手機專利巨頭設置的「壁壘」,小米確實在努力研發以期待縮短差距,但由於以愛立信等爲代表的傳統手機巨頭擁有衆多2G、3G、4G相關的標準基礎專利,這種先發優勢僅靠自發研究是很難追趕或消除的。

因此,一方面,小米在做好手機、通信等相關布局的同時,應重點考慮參與5G等下一代通信技術的標準和技術研發,另一方面,小米也正在通過多元化,通過涉足衆多與智慧型家居相關的産品,擴大收入來源並實現風險分散。

當然,面對愛立信等手機巨頭的「拷打」,僅靠小米現有的手機專利儲備或積累,幾乎是毫無招架之力的。不過,當小米未來的核心不再是手機時,米粉們會作何感想呢?

 

李俊慧  
作者: 李俊慧
現任: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産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簡介: 作者李俊慧先生為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産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長期關注網際網路、智慧財產權,以及其相關監管政策和法律問題(大陸地區)。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