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產業與經濟   
 
《產業自治系列》
工總:台灣推動生產力4.0 需仰賴產業公會全面動員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5.10.21

行政院正在推動「生產力4.0」方案,希望在十年之後,台灣有七成的製造業具備智慧製造能力,製造業人均生產總額可以達到1,000萬元。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蔡宏明認為,政府要推動「生產力4.0方案」,有必要藉由產業公會進行全面動員,結合產學研的專家,針對各個產業和商業服務業所面對的市場需求特性、競爭情勢、技術需求等進行分析,才能量身訂做出不同產業的市場發展和技術研發策略。

為因應先進國家積極推動「4.0」政策,「智慧製造」將成為未來製造業提升競爭力之重要課題,行政院於2015年提出生產力4.0發展方案,希望能活化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根據行政院在「生產力4.0科技發展策略會議」提出的十年計畫,目標在2024年時,製造業人均生產總額比2014年提升六成,從611萬元增加至1,000萬元;具備智慧製造能力的製造業達到七成。

圖一、生產力4.0—製造業願景目標

圖片來源:行政院科技會報

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蔡宏明日前出席「2015創新‧智慧‧趨勢研討會」時指出,政府在推動「生產力4.0方案」時,有必要藉由產業公會進行全面動員,結合產學研的專家,針對各個產業和商業服務業所面對的市場需求特性、競爭情勢、技術需求等進行分析,量身訂做不同產業的市場發展和技術研發策略,才能創造科技研發、人才培育、產業加值三贏。此外,「生產力4.0方案」應有配套的法制環境建構,如共通的巨量資料運算平台涉及的智慧財產授權運用模式,合作研發的成果運用、分享等議題,也是研發法制環境建構中的重點。

蔡宏明認為,台灣必須務實面對兩岸當前在半導體、面板、LED照明、太陽能、工具機、生技醫藥等各個關鍵產業上的技術差距,以及台灣廠商可能會面對的替代壓力。在產業競爭策略上,必須跳脫過去以生產為主的思維邏輯,轉而強調產品研發客製化能力,透過服務平台進行整合,並透過異業整合提供衍生性服務,以應對消費者生活型態與需求的改變趨勢,進一步帶動產業價值的革新。而台灣廠商要維持競爭力,唯一的方法只有創造新優勢,尤其是盡快確立可以讓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具有技術獨特性、關鍵性,以及具潛力的技術研發項目,並集結產業界和法人研究機構的力量共同投入。為了促進先進領域的產業合作、引進先進的產業技術,政府也應協助企業進行海外併購或國際合作,才能進一步培養新的優勢產業,好面對大陸供應鏈崛起的挑戰。

蔡宏明舉出台灣、日本、韓國、大陸研發金額前五大行業(請見圖二),結果發現四個國家研發投入都是首重電腦、電子光學產品製造業,但是又以台灣的集中度最明顯,比重甚至高達73%,韓國雖是次高,比重也才51.7%,可見我國研發主力都集中在電腦、電子、光學產品。

圖二、各國研發金額前五大行業

圖片來源:2015/10/15「創新‧智慧‧趨勢研討會」蔡宏明簡報

再來看台灣研發經費占GDP比重,近五年約為2.8%~2.9%,明顯低於鄰近的韓國及日本,韓國的研發經費占比超過4%,台灣卻連3%都不到(詳見圖三)。在研發經費成長率方面,台灣研發經費成長率在5%左右,相較於中國大陸及韓國超過10%的兩位數成長率,台灣研發成長顯然偏低(詳見圖四)。

圖三、各國研發經費占GDP比重(%)

圖片來源:2015/10/15「創新‧智慧‧趨勢研討會」蔡宏明簡報

圖四、各國研發經費成長率(%)

圖片來源:2015/10/15「創新‧智慧‧趨勢研討會」蔡宏明簡報

和鄰近國家相比,台灣研發經費占GDP比重偏低,經費來源也是問題之一。根據調查,製造業者最希望政府能夠「實際了解企業需求」(43.6%),至於「提供補助金額」、「提供相關顧問及諮詢服務」與「協肋人才的培訓」,有相關需求的企業超過三成。

圖五、業者希望政府協助製造業服務化方式

圖片來源:2015/10/15「創新‧智慧‧趨勢研討會」蔡宏明簡報

製造業在研發上碰到的困難,包括「科技研發人才不足」、「研發產品生命週期短」及「技術創新成本過高」等;若探究製造業廠商未進行研發的原因,主因還是脫不了「技術研發人才不足」、「技術創成本過高」。蔡宏明認為,就現實層面考量,產業運用政府科技研究創新資源仍有其必要性,像是台灣的平面顯示器(FPD)、紡織產業,過去都是運用業界科專計畫,提升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圖六、企業研發遭遇的困難

圖片來源:2015/10/15「創新‧智慧‧趨勢研討會」蔡宏明簡報

針對政府的科專計畫,資策會(MIC)資深產業顧問陳文棠日前在「28th MIC FORUM」也提出他的見解。陳文棠指出,科技部和經濟部所補助的研究計畫,有日趨相似的情形,而太過聚焦於短期性的研究,是各項科專計畫的共同弊病,就算是產學合作,常常也流於形式,應該要從價值觀開始徹底改變。政府在補助科專計畫的時候,應該兼具市場與課題導向,最重要的是依照業界的需求作研究,而不是只做那種「今年做、明年就能看的到成果」的短期計畫,不要吝於投入中長期的研究資源,做出來的科專計畫才有真正的應用價值。

圖七、政府科技專案補助資源
科技專案三大政策工具:法人科技專案計畫、企業創新研發專案、學界科技專案計畫
圖片來源:經濟部技術處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之保護,歡迎全篇轉寄,但請尊重著作財產權,未經同意授權,請勿部分轉貼或節錄轉寄。 
©2015 North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 (02)8923-7350 FAX: (02)8923-7390 http://www.nai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