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期
2018 年 07 月 12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電子報訂閱管理  
 
良禽擇木而棲?勿將赴對岸留學視為唯一解藥
林士清/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

自2010年馬英九政府開放大陸學歷採證,加上大陸官方各種惠台政策加碼不斷,台灣學子赴對岸留學成為一種流行趨勢,而且這種趨勢似乎有年齡下探至高中生的態勢。筆者認為小確幸打著中國大算盤時,赴對岸留學不僅是追求名牌大學和院系,更要作足功課關注中國大陸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走向,勿以全球大學排名依樣畫葫蘆,誤入一本學校的二本科系[1],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筆者也建議台灣學生在對岸的留學過程中,關鍵仍是要培養適應全球化的競爭力,而非囿於兩岸關係或天羅地網的統戰利益,養成阻礙成長的依賴性。

中國大陸高等教育變革起於改革開放之後,將建政之後的蘇聯模式翻轉,也標誌著中國大陸大學走出了象牙塔,轉化為能與全球高等教育接軌的互動。此外,大陸大學也基於經濟蓬勃發展之後,針對勞動力市場供需架構,對高等教育擴招政策所形成的勞動力供給差異作出調整。筆者在北京清華時常向經歷過1977年大陸恢復高考時代的教授請益,這批捱過當年高考的教授,現在已成為中國學術界的主力。這批老教授向筆者打了兩個比方:其一,1977年考入高校的是金牌選手,1978年再次考入高校的是銀牌選手,以後都是銅牌選手…,顯見1977年恢復高考後的競爭程度有多激烈。另一個比方的政治隱喻就強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是1977年那批考入北大的優秀學生之一,至於國家主席習近平則不是透過高考進入清華的,所以不記入金、銀、銅牌計算,畢竟不是激烈高考聽過的,潛台詞似乎是暗示工農兵大學生的學歷似乎不太可靠。

中國高等教育歷經四波洪流

  1. 民國時期的百年老店:中國大陸最早的一批大學誕生於清末民初,典型者如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浙江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四川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北大、清華、南開合併)等,都是頗負盛名的名校,即便到了文革最高潮的時期,知識份子仍然護守「國立大學」字樣的石碑,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油然而生。除了公立大學之外,私立大學如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等,這些大學迄今都是綜合性大學,各類學科比較齊全,是耳熟能詳的「百年老店」。不過,若有人問民國時期的建制最好的大學是哪一所?恐怕不是北大或清華,而是位於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在1948年的普林斯頓大學世界大學排名中,國立中央大學甚至超越日本東京帝國大學,位居於亞洲第一,但中共建政之後將國立中央大學解體,拆成八大院校,不勝唏噓!

  2. 中共建政的蘇聯式高教中共建政之後打破民國時期的大學建制,私立大學或教學大學被迫勒令停校,中共積極仿照蘇聯模式建立了一批各個行業的專門大學,例如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都是特殊領域的代表,倘若台灣學子看到對岸大學體系中,很多「中」字頭的大學,便是這一時期建立。值得注意者,這些大學並非是教育部直屬,而是國務院各部門都直屬自己行業的大學,例如交通部下屬大連海事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等,類似這些「工業大學」「工程大學」的優勢領域,專注其歷史上就知道歸於哪些部委管轄。然而,這段時期因為政治較為動盪,高等教育受各種政治力干預較多歷經各種艱險,尤以教育部在1951年底召開全國工學院院長會議,擬訂向蘇聯學習的院系調整方案,揭開了1952年全國院系大調整的序幕,原民國時期的國立大學幾乎遭到院系調整的命運玩起大風吹,不僅大學的綜合性的被拆解,讓大學的自主性也進一步喪失。

  3. 改革開放之後的高教改革:江澤民主政之後,中國政府瞭解到人力資源培養的重要性,於是以211工程、985工程大學建設為依託,中國大陸開始了一次建設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熱潮,大陸高校也面臨市場機制和人才爭奪的組織變革,軍校、警校、體育院校、藝術院校、專科院校都被迫面臨改革。同時,由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機械工業部、國家建材局等部門整合,不再直屬大學,很多高等院校劃歸教育部直屬或者劃分省屬,中國大陸大學也迎來了一輪大合併。以武漢地區為例,武漢工業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合併組成「武漢理工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和武漢大學合併辦學;中南財經大學與中南政法大學合併辦學;華中理工大學和同濟醫科大合併辦學。事實上,武漢地區自古以來人才輩出,武漢也算是中國大陸第三大教育城(僅次於北京、上海),其他高等教育重鎮如重慶、西安、成都、廣州等地,在此時期都面臨高等教育改革的契機。

  4. 加入WTO與國際接軌之後:中國大陸大學呈現出辦學主體多樣化的趨勢,很多新型大學開始出現,民辦大學的彈性化特徵活絡中國大陸的高等教育。例如:由深圳市地方政府籌辦深圳大學、由社會資本參與共建的汕頭大學(教育部、廣東省、李嘉誠基金會三方共建)、南方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新興大學陸續推出,雖然未在「雙一流」名單中[2][3],但是發展勢頭也非常強勁。近來西湖大學在杭州的成立,西湖大學不走綜合型大學路線,而朝向高起點、短而精的研究型大學特徵,該校的生物學研究所、基礎醫學研究所、理學研究所、前沿技術研究所皆網羅中國該學科領域最頂尖的人才任教,原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甚至辭去清華職務,專赴西湖大學擔任首任校長,特別受到媒體報導而受矚目。此外,中外合作辦學的一類大學給考生多了一種選擇,如寧波諾丁漢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等。

學歷採證與惠台措施雙管齊下 台灣小確幸也打著中國大算盤的期望

隨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下來的綜合國力累積,中國大陸已逐漸成為外國留學生就讀華語的一項新選擇。中國大陸高校發展其實深受政府政策影響,尤其自2001年加入WTO後,更趨向從歐洲或美國引進相關的教育管理、教育課程、國際交流合作計畫等,藉此提升中國大陸高校的學術競爭力。此外,教育全球化的趨勢使中國高校與國際間的大學交流不斷增強,高等教育推向國際化的也是中國大陸對台的教育政策,多元化的考試渠道將更擴及台生的就讀意願。

早期台灣學子赴對岸求學憑藉一種情懷,於是選擇對文史哲、中醫藥等學科進行深造,但近期台灣學子前往大陸就讀的原因就複雜了,不僅是因為中國大陸本身的政策層面的吸引,台灣陷入成長遲緩的悶經濟也是一大主因。於是,更多的台灣學子希冀藉由求學階段先求適應中國大陸的環境,藉由唸書的階段累積競爭資本,並爭取搶奪未來工作的先機。

2006年3月,中國大陸先單方面承認台灣教育部核准的高等學校的學歷,爾後各項惠台政策及多元管道的入學模式都是為了提升台生就讀大陸高校的意願,李登輝政府、陳水扁政府時期基於整體教育政策、教育產業、就業市場和國家安全等考量,未承認中國大陸學歷。但到了馬英九政府上任,為了讓兩岸文教交流有更進一步的發展,2010年台灣承認中國大陸數百家的高校學歷後,「留學中國大陸」便成為台灣學生留學的其中一個選項。

事實上,惠台政策的加碼是中國大陸企圖拉攏台灣青年學子的重要途徑。當然,學歷採證乃家長將學生送往中國大陸接受高等教育的關鍵,學生認為前往大陸就得知名高校不僅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也能為未來的工作奠定人脈的基礎,擴展自身的發展優勢,小確幸也是有打著大算盤而縱橫裨益的心思。

台灣學子及家長應當注意者,赴對岸求學不僅是求得名牌大學或科系的名氣去念,而是得關注中國大陸的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及走向。近年來,中國大陸大學全球排名上竄的態勢,顯示大陸傾力提升自身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欲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打造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雄心壯志。不過,大陸名校固然有吸引力,筆者還是建議考生及家長,不要過度迷信名牌大學的名氣,必須釐清大陸大學使用的「一本」及「二本」的差異,也就是「國家重點高等院校」與「普通高等院校」之間的區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簡稱雙一流)乃中國大陸不僅是追求世界一流大學,更要強化世界一流學科,於是「雙一流」的分類和界定比過往985和211分類指標模糊,台灣學子報考時應透過雙一流的資訊與評價,充分瞭解欲報考學校及學課的情況,避免誤入一本院校的二本專業的陷阱。

找尋符合自身需求的科系 勿以全球大學排名依樣畫葫蘆

面臨中國大陸高等教育挖角台灣學子的趨勢,台灣媒體向來偏好引用各類全球大學排名數據來加以佐證及報導,彷彿台灣的高等教育已被中國大陸迎頭趕上,顯示台灣高等教育的瓶頸。然而,筆者認為這些報導只是以偏概全的論述,台灣的高等教育環境整體來看仍優於中國大陸,已開發經濟體對高等教育投入的資源絕對高於開發中經濟體。無論是泰悟士或QS所發佈的國際大學排名的方法,包含論文引用、研究經費、學術聲譽調查、校內師生比、國際教師及學生比例等都是客觀的指標,但背後所反映的商業價值仍不言可喻,其實全球大學排名的主角是英美、其次是歐陸、亞洲僅是陪襯,這是英語世界大學排名遊戲的核心規則。

以英語世界為首的大學競賽,真正的戰場是全球前十名大學的搏鬥,更確切的說法是以英國為首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與美國體系的哈佛、麻省理工、耶魯、普林斯頓、史丹福、加州理工等長春藤盟校的競爭。事實上,美國是擁有全球大學極高等教育機構集聚的國家,在各大學科排名中幾乎名列前茅,在排名的各項指標體系中,理工類大學的論文數量和引用往往高於文理類大學,學科的建制規模和活躍度也更高。此外,以私立大學為主是美國的特色,工商界對科學、技術、應用等研究的支持對於學科發展貢獻更大,因此傳統文理類的大學卓越歷史已是過眼雲煙,西海岸的大學和理工類大學,逐漸有超越傳統常春藤的趨勢。

從評價體系的指標上看,英語變成學術語言的霸權是一大關鍵,在世界學術交流領域,英語是使用最廣泛的學術語言,亞太地區具有競爭力的大學幾乎都以以英文教學為主,而亞洲學者已經成為了世界學術界的重要力量,但各種學術會議還是論文發表,皆以英語為主。畢竟全球化的競爭態勢還是以英語為主,兩岸高等教育環境的母語仍是華語,台大走過「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時代,而北京清華學生始終是中國留學生的主力,優秀如台大或北京清華的學子似乎都懂這個趨勢,於是強化英語甚至第二外語能力成為自我學習的課題,培養全球化的競爭力,還是得走出兩岸迎向世界。

台灣高中生畢業赴對岸求學以誰為榜樣?

台灣學子赴對岸求學的年齡已有往下降的趨勢,過往都是大學畢業後的研究生階段前往對岸留學,現在連高中生畢業都有良禽擇木而棲之勢,頗值得玩味。

筆者依稀記得馬英九政府時期開放學歷認證的一則軼事:李敖之子李戡當時以學測65級分的成績,本可錄取台大地質學系,但李戡放棄台大地質系轉赴北大經濟學院科系,媒體上一時沸沸揚揚,有關「李戡棄台大就北大」的新聞不斷,微博流行的時代甚至被大量轉發。某次李敖主講論壇,筆者就挑戰李敖:學測滿分75級分,您公子學測65級分,大概是全國3%,這3%放在中國高考上根本不算什麼?若您公子學測考75滿級分,放棄台大就讀北大,會不會更有底氣?在場人士在提問的笑聲中期待李敖的回應,但李敖似乎沒有認真回答這個問題,認為是媒體的渲染成分多。當然,到底台大地質好?還是北大經濟佳?筆者不會拿這兩個院系去作出比較或搞出新聞,但筆者相信李戡程度應該不差,北大畢業後還能搭上赴美深造的列車,而非選擇留在北大保研鬼混。

尤甚,李戡在北大就讀間還能完成「國民黨員毛澤東」一書,書末對太陽花事件及中共反應的評論令人拍案叫絕,北大本科生時期的李戡在作學問的努力程度上,其實已遠勝同期的北大台籍研究生。但李戡終究是台灣高中生畢業後赴對岸求學的特例。除非作足功課且心意堅決,筆者並不建議台灣高中生畢業後,因中國部分大學全球排名較佳的幻象,放棄台灣的大學直接赴對岸求學,台灣整體的高等教育環境仍是優於對岸的。

18至22歲仍然是找尋人生價值及擴展視野的黃金階段,即便要冒險犯難也要有作好充分的準備,或許等到役畢之後,並擁有一些工作經驗及經濟基礎,研究生階段再選定赴陸深造,更顯得遊刃有餘。尤甚,台生在對岸的高等教育環境中,核心是要培養具備適應全球化的競爭力,而非囿於兩岸關係或天羅地網的統戰利益,養成阻礙成長的依賴性。

 

備註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林士清
現任: 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學歷: 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班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中國大陸研究學程
經歷: 台灣經濟研究院南臺灣專案辦公室/組長
台灣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一所/兼任助理研究員
行政院青輔會青年國是會議/諮詢委員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