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林宗輝╱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
南韓作為全球科技強國,其高科技產業在國家經濟和國際競爭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從三星、LG到現代汽車,這些知名企業不僅代表著南韓的創新能力,也是國家經濟增長的動力。然而,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全球數據流通的加速,資訊安全成為這些企業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過去多年中,南韓高科技產業多次發生機密資料洩露事件,不僅對企業的...詳全文 >> |
|
|
|
許慈真/北美智權報 專欄作家 |
在國際政治及經濟角力之下,高科技產業發展與保護儼然成為延續國家命脈的重要指標,大國莫不戮力保護相關專門知識、智慧財產權及營業秘密,並將之提升至國家安全層級,也使得現今「國家安全」概念不再侷限於軍備方面。
近年來頻傳高科技產業違法挖角、竊取機密等不法情事,且根據法務部統計,營業秘密案件量逐年攀升,自2014年(52...詳全文 >> |
|
黃蘭閔/北美智權 智權法規研究組 |
北美智權報繼347期《2023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回顧-1: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相關動態 》一文後,繼續回顧過去一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本刊期將重點放在「美國法院動態」。
回顧2023年,美國法院動態相關動態重點回顧可分「美國最高法院」及「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Fed. Cir.)」分別觀察。
美國最高法院
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美國最高法院2023年拒絕了多數...詳全文 >> |
|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
智慧局TIPO於112年1月1日試行之「新創產業積極型專利審查試行作業方案」(下稱《此方案》)已於112年12月31日屆滿,為使更多新創公司參與此方案,智慧局進一步鬆綁此方案之申請人資格:只要為新創公司申請此方案時為發明專利申請案之申請權人即可適用,不再限於一開始申請專利時必須已成立新創公司。此方案修正內容主要刪除「新創公...詳全文 >> |
|
|
|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
2022年3月3日,興達電廠因操作人員失誤,未依照標準程序填充絕緣氣體,導致9台發電機組無法送出電力,電力輸出能力瞬間下降694 MW(兆瓦),1秒鐘後台灣南北電網連結跳脫、南部電廠頻率急遽下降,造成大規模停電,全台共有549萬用電戶受到影響,這是大家記憶猶新的興達發電廠停機事故。
時隔一年,2023年3月3日,在同樣一天...詳全文 >> |
|
林宗輝╱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
2024年將成為電動車(EV)行業的轉折點,預計將迎來一系列創新和變革。本文深入探討了八大趨勢,包括電動車增長率的放緩、純電動車製造商的市場主導地位、中國製造商的國際擴張、進軍歐洲市場的策略、電動卡車市場的競爭、電池交換技術的興起、電池化學成分的變化,以及政府對電動車激勵措施的調整。這些趨勢不僅展示了市場的動...詳全文 >> |
|
蘇翰揚╱產業分析師 |
南韓於2023年12月宣布,將以位於大田儒城區的科技產業聚落為對象,制定並實施《國際科技產業聚落創立行動計畫》,根據《科技產業聚落第二期基本規劃》,該行動計畫旨在提昇科技產業聚落樞紐區交通、教育、住房等領域的人居環境,並與相關部門協商,探討支持科學成果轉化的具體任務。
打造科技產業聚落行動計畫,支持技術商業化
「科...詳全文 >> |
|
|
|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
隨著新串流技術的興起,OTT(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平台在全世界展開激烈的內容與市場競爭,而韓國影視內容不只風靡亞洲市場,更持續透過串流影音平台收獲廣大粉絲,全球有超過60%的Netflix會員曾經觀看韓國作品,韓國更是僅次於美國的熱門影視作品產製國。韓國內需市場不過台灣兩倍大,卻能打造出席捲全球的韓流文化,韓...詳全文 >> |
|
|
|
楊智傑/雲林科技大學 科技法律研究所 教授 |
義大利比雅久公司(Piaggio & C. SpA)將其經典的偉士牌(Vespa)機車造型,於2013年起在義大利和歐盟申請立體商標。由於比雅久用該商標控告浙江中能工業集團進口之輕型機車,因而,浙江中能向歐盟智慧財產局(EUIPO)對該立體商標提出異議。雙方一路纏訟,2023年11月底歐盟普通法院判決[1],偉士牌機車造型具有後天識別性,故商...詳全文 >> |
|
|
|
郭廷濠╱專利師 |
尿失禁的患者會有尿液不自主流出之情況,而造成個人衛生不良及日常生活不便等諸多問題及困擾。而藥物歐西布提寧係一種副交感神經受體的拮抗藥物,可用於改善患者的尿失禁問題,因為其具高度水溶性,故Alza藥廠將其製成持續釋放劑型,使尿失禁之患者僅需一天服用一次歐西布提寧。於專利侵權訴訟中,該一天服用一次歐西布提寧緩慢釋...詳全文 >> |
|
|
|
陳秉訓/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 |
根據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89年度重訴字第29號民事判決,傳統上認為專利侵權「屬於民法侵權行為,自應適用有關侵權行為之規定」,而「關於侵權行為賠償損害之請求權,以受有實際損害為成立要件,若無實際損害亦即無賠償之可言,是以其損害賠償之範圍,應以被害人實際所受損害為衡」。「所受損害」乃專利法第97條第1項第1款規定而依民..詳全文 >> |
|
|
|
撰文╱攝錄影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
踏入2024年,相信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對今年的經濟景氣相當關注。自2019年新冠疫情開始,全球天災人禍不斷,地震、海嘯、森林大火、俄烏戰爭、以哈戰爭、以及貿易戰、科技戰,連綿不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些紛紛擾擾讓經濟學家們看到眼花撩亂,很難作出準確預測。然而,踏入2024年,貌似紛擾趨於穩定,不少產官學界專家學...詳全文 >> |
|
蔡佑駿╱北美智權報 專欄作家 |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說過,「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幾乎已死,而且不太可能再回復,自由貿易瀕死讓晶片業邁入不同賽局。」
全球經濟在過去十多年,由美國、歐元區、中國這三個超過10兆美元的經濟體為主,主導全球進出口貿易和產業分工,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則是擁有極大的製造生產能力,美國跟中國在Barack Obama時代末期...詳全文 >> |
|
|
|
葉雪美╱北美智權報 專欄作家 |
繼347期《東協工業設計實質審查的共通指南》介紹過「共通的目的」後,本刊期繼續說明《東協工業設計實質審查的共通指南》中之「成員國法規」。
雖然東協成員國工業設計實質審查共通指南(以下簡稱「共通指南」)與東協成員國的國家法律和實務大部分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具體問題上可能仍存在一些分歧。這些共同準則的進一步發展,有...詳全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