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新政府即將上任 產業界發聲:智財戰略綱領別再高來高去!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6.04.20

從2013年開始推動的智財戰略綱領,眼看第一期都快走到尾聲,政府美其名有所謂的「戰略綱領」,但戰略的方向到底是什麼,業界從來沒有感受到具體的政策,更不知道要如何跟隨政府的方向往前走。希望第一期智財戰略綱領的失敗,能讓新政府有所省思,規劃第二期時別再重蹈覆轍,不然台灣智財恐將淹沒在口號中,空轉另一個三年!

行政院在2012年11月29日核定「智財戰略綱領」,並擬定六大戰略重點,第一階段設定在2013年~2017年,明年是第一期的最後一個年度,經濟部技術處已開始著手草擬第二期的智財戰略綱領,並蒐集六大戰略重點的工作進度和各單位意見。

早在2013年智財戰略綱領開始推動後,產業界和專利業界就非常關心這項重點政策(可參見北美智權報先前相關文章「國家智財戰略綱領要如何執行?Part I - 廠商擔心什麼?」、「國家智財戰略綱領要如何執行?- Part II廠商將本求利 政府如何創造利基?」),但一轉眼兩年多過去了,提起偉大的智財戰略綱領,工業總會的智財委員們,似乎都只剩下搖頭嘆息。

工總每年都會號召智財委員會舉行會議,提出新一年度的工總建言。在今年4月剛舉辦的會議中,工總秘書長蔡練生指出,大家很重視智財戰略綱領的參與,但智財戰略綱領到底在做些什麼,就連專利業界都不知道,在他印象中只開過一次會就沒參加過了,最近也沒聽到什麼開會的消息。智慧財產局局長王美花則表示,智慧局對戰略綱領很關心,希望將這兩年智慧局對於智慧財產權的調查清單和技術處進一步討論,台灣現在面臨嚴峻的全球的挑戰,政府資源的投入能不能好好的產出、產出之後能不能好好利用,應該進一步檢討。

圖一、工總召開105年度的智財委員會會議,工總秘書長蔡練生(前排右二)對智財戰略綱領提出修改建言。

吳碧娥╱攝影

眾人霧薩薩!你所搞不清的智財戰略綱領

據了解,經濟部技術處在投入相關研發經費資源前,有所謂的專業專家「選題」機制,「選題」做得對很重要,不光只是大餅分出去就算了,若不能正中標的,投入的經費註定石沈大海。王美花指出,雖然負責選題的都是「大老級」,但應該結合專利的分析布局。不可否認產業大老清楚整體發展的大方向,但具體的技術仍需結合細部專利的分析和專利地圖,而且是國內外的專利分析都要一併檢視,即使專利分析不是很好做,但卻是不可少的苦工。

圖二、智慧財產局局長王美花全程與會並提出相關建言。

吳碧娥╱攝影

在資源有限、經費需要有效運用的前提下,各國政府都會設定未來幾年的重點發展產業,可惜的是我國政府美其名有所謂的「戰略綱領」,但戰略的方向到底是什麼,業界從來沒有感受到具體的政策,又要如何跟隨政府的方向往前走?工總智財委員、台一國際專利法律事務所副總經理王錦寬認為,智財戰略綱領應該讓普羅大眾了解到底戰術、戰略在哪裡,第一階段將在明年結束,就連專利業界都完全沒有概念,只看到幾個口號式的內容,但實質內容是什麼、業界要怎麼配合?高來高去根本談不到問題內容的核心。

以韓國為例,在2015年7月底召開了第5屆「未來成長動力特別委員會」,針對未來13項成長動力領域進行專利競爭力分析。結果顯示,韓國在專利申請數量上已與美國、日本相當,但專利品質仍有待強化。韓國政府表示,之後會將產業發展政策與專利分析結果連結,達到專利質與量並重的發展目標。[1]韓國政府在審查國家資源投入計畫時,不僅會透過專利分析來檢視技術的強弱程度,也會進一步根據分析結果調整和補強,這樣的作法正是台灣目前所缺乏的。

台灣研發經費 落入誰的口袋?

台灣每年數百億元的研發經費,主要掌握在經濟部與科技部手中。其中由經濟部所編列的科技專案,105年總預算數為182.5億元,但從分配的細目來看,絕大多數都是分配給各法人研究機構,其中又以工研院的82.5億元最多,而業學界所分配到的科專計畫,則只有26.2億元,總預算不到工研院的三分之一(詳見表一)。

表一、105年度經濟部科技專案預算

項目

預算金額(單位:千元)

科技行政管理經費

84,440

政策研究與推動計畫

886,487

工研院科技專案計畫

8,250,000

資策會科技專案計畫

1,096,117

中科院科技專案計畫

663,084

其他法人科技專案計畫

3,359,208

業學界科技專案計畫

2,623,676

新增加速行動寬頻服務及產業發展計 畫

1,293,300

資料來源:105年度經濟部單位預算

由科技部管轄的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105年預算總數為386.7億元(詳見表二),但在三大項的補助計畫中,絕大部分的預算都是分配給學研機構,直接分配到產業界的比例極小,僅在「推動整體科技發展計畫」中,列有「產學合作目標導向型計畫」 (預算數13.6億元),包括科技部與經濟部共同推動的產學大聯盟,採「業界出題、學界解題」方式辦理,希望促進大專校院及學術研究機構與國內企業共同投入前瞻技術研發;另一項就是「協助新創產業發展與投資」(預算數12.6億元),藉由補助民間創投,篩選台灣及矽谷具商業潛力的新創團隊。

表二、10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預算

項目

預算金額(單位:千元)

本年度預算數

38,671,475

推動整體科技發展計畫

34,749,279

培育、延攬及獎助科技人才計畫

2,233,811

改善研究發展環境計畫

1,688,385

資料來源:105年度科發基金預算案

光是投入研發還不夠 無法貼近產業所需有何用?

政府每年花了數百億投資在科學技術發展,不過獲得補助的計畫,即使有取得專利,但後續授權廠商應用情形欠佳。立法院在審議科技部104年度總預算時曾經提出,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97至102年度研發取得的261件專利,僅6件專利運用於產業,而在國外取得的100 件專利,更是一件都未曾運用於產業界[2],科發基金的研究成果理應貼近產業需求,但從結果來看對於產業根本毫無幫助。

王美花認為,掌管科技和研發主要經費的經濟部和科技部,不只要確認資源投入的方向,也要分析「產出結果對誰有實質的幫助?」因此,在政府資源投入之前,就應該建立多元性的事前評估機制。

王錦寬附和王美花局長的看法,雖然投入研發經費不一定會有結果,但不投入一定不可能會有創新。他引述科技部公布的資料,政府在2004~2013年的十年當中,投入經費的成長率剛好是5.0%,相對於韓國的14.4%、大陸16.2%、新加坡8.1%,台灣政府單位投入的研發經費明顯偏低;過去最新的這三年研發投入的成長率分別為4.4%、-0.3%、0.1%,值得警惕。

另一位工總智財委員、惇安智慧財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惠玲指出,韓國之所以能快速發展,不只是政府投入很多經費,更重要的是經費投入在產業本身,讓產業知道努力的方向,並促成研究單位(法人團體和學校)和產業界結合,有效開發出業界所需的新技術。她同樣呼籲科技部和技術處,不應該分別進行資源分配,而應該進一步整合,選題時更要加入產業的敏感度,讓產業能夠真正拿到政府的資源,規劃真正屬於台灣自己的新創產業,不能只是幾個大老選題,就決定台灣產業未來的方向,應該要結合世界科技的能量,開發出台灣未來的走向。如何走出研究的象牙塔,看見產業真正的需求、提升產業的層級,對政府來說是更重要的議題。

圖三、工總智財委員王惠玲呼籲政府研發經費應該真正投入在產業身上。

吳碧娥╱攝影

蔡練生則呼籲,學研單位的研究產出如何有效進入產業界運用,需要建立合理機制,讓好的研發成果能為產業界所用,並獲得合理的回饋,這些都應該納入智財戰略綱領。

代表經濟部與會的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羅達生則表示,其實智財戰略綱領有參與機制,只是作法上是找個別產業,沒諮詢智財領域的IP專家,因此政府在做什麼才會沒人知道。他也建議可在工總設立相對應的窗口,針對智財戰略綱領加強與專利業界的互動機制,像是政府正在推動的工業4.0,就在電子電機同業公會 (TEEMA)成立「民間諮詢委員會」作為相對應的組織,可供工總參考。

圖四、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羅達生代表參加工總智財委員會。

吳碧娥╱攝影

回顧今年的工總智財委員會議,可發現經濟部技術處過去在推動智財戰略綱領時,只顧著多頭馬車分別進行六大戰略,但眼看第一期都快走到尾聲,業界對於智財戰略綱領「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仍舊一無所知,顯見政府單位資訊明顯提供不足,值得檢討。雖然接下來520要迎接新政府上任,但無論政權如何改朝換代,不變的是智財產業鏈都應該做好,這是攸關台灣產業整體競爭力的大事。智財戰略綱領對於站在第一線的產業界尤為重要,產業界有權知道政府未來施政的方向,並給產業界在先前的參與機會,而不是政府閉起門來造車。希望第一期智財戰略綱領的失敗,能讓政府單位真切有所省思,在規劃第二期時別再重蹈覆轍,讓台灣智財又在口號中空轉另一個三年。

 

參考資料: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之保護,歡迎轉寄連結或分享連結。唯未經本公司同意,
不得將《北美智權報》文章之全部或部分內容,以違反著作權方式為之,違者必究。如欲獲得授權,請洽編輯部:anitali@naipo.com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 (02)8923-7350 FAX: (02)8923-7390 http://www.naipo.com/